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益智 » 幼儿游戏行为表现评论
扩展阅读
天成解说一个人的游戏 2021-03-16 21:51:02
打游戏什么牌子显卡好 2021-03-16 21:51:00

幼儿游戏行为表现评论

发布时间: 2021-03-16 07:22:12

① 怎样具体分析幼儿的行为、结合指南将幼儿在游戏中的侧重点进行分析了评价

幼儿的自发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需要自发开展的游戏,其活动的本体是游戏,其中有潜在的、可能的教育因素,也可称之为本体性游戏。它以游戏本身为目的,是一种幼儿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表现的活动,也是幼儿以已有知识为基础的力所能及的探索和创造。

(1)自发游戏对于幼儿有特殊的发展价值

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在长期研究儿童游戏的基础上,提出幼儿自发自主的游戏对其具有特殊的发展价值:一是游戏反映发展,因为游戏是儿童已有经验的表现活动;二是游戏巩固发展,因为游戏中有大量的自发练习性行为;三是游戏促进发展,因为游戏中有大量的自发探索性行为。

笔者也通过对幼儿期的典型象征性游戏的研究发现,幼儿在其自发的游戏中能够最放松、最自然地表现出他们的兴趣、爱好、需要和创造性行为,这类活动对他们来说是最具安全感、愉悦感、归属感、胜任感、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的活动。所以,自发游戏对于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2)观察幼儿的自发游戏是教师了解幼儿和改善观察行为的重要途径

幼儿的自发游戏对于教师来说,是很好地了解和理解幼儿的载体。观察幼儿的自发游戏是教师改善观察行为的重要途径。原因有几点:首先,透过幼儿的自发游戏行为,教师可以了解到他们最真实、自然的表现,有助于教师发现一个真实的幼儿;其次,通过观察幼儿的自发表现,教师可以看到幼儿很多在教学情境中难以表现出来的、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行为,有助于教师发现一个智慧的幼儿;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和幼儿一起游戏的过程中,形成与幼儿的合作伙伴关系,建构对于幼儿主动学习的深入理解,并找到与幼儿互动的适宜策略和方法……观察幼儿自发游戏的过程,是教师尝试换角度思考,向幼儿学习,并与幼儿共同建构、共同成长的过程。

2.改善教师观察行为的要点及方法

要点一:解决态度的问题,帮助教师增强观察意识

目的:使教师从关注自己设计的游戏到关注并重视幼儿的自发游戏。

方法:“对比-感受”法

对比教师设计的教学游戏和幼儿自己发起的自主游戏,找到幼儿在其中的状态和表现的不同。

鼓励教师给幼儿创造更多自主游戏的机会,感受自发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意义,体会幼儿主动学习过程与内涵。

要点二:解决角度的问题,帮助教师转变观察视角

目的:让教师从找出幼儿存在的不足转向发现幼儿的已有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意义。

方法:“拍摄-发现”法

在日常工作中尝试关注幼儿的自发游戏行为,通过观察与分析,发现幼儿有意义的自发游戏行为。

利用现代化手段,自己尝试拍摄幼儿自发游戏行为的或照片,帮助自己客观、细致地分析幼儿自发游戏行为中的意义和价值。

结合近期工作重点或研究内容,有目的地收集和整理一些幼儿在自发游戏中的相关表现和特点。

要点三:解决思路的问题,帮助教师制定观察计划

目的:促使教师从随机观察转向有目的、有依据的观察。

方法:“计划-捕捉”法

结合近期工作重点、研究内容或班级重点活动,确定自己的观察目的。

根据观察目的大致确定观察的对象、内容、时间和方法,形成初步的班级观察计划。

根据幼儿的需求和班级工作的需要,将有目的的观察与随机观察结合起来,以便捕获更多、更全面、更有意义的幼儿主动学习与发展的信息。

要点四:解决技术的问题,帮助教师选择观察方法

目的:让教师在利用已知观察方法的基础上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方法:“综合-探索”法

收集相关资料,学习实用、简单、易操作的观察方法。

根据观察目的,综合利用多种观察方法,为自己收集到更多有意义的信息服务。

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和情境,探索适合自己的、方便可行的观察方法。

要点五:解决载体的问题,帮助教师改进观察记录

目的:帮助教师将开放性的观察问题和结构性的记录表格结合起来使用。

方法:“开放-结构”法

在口袋里装上便笺纸,用只言片语或关键词等,随时记录下幼儿的动作、语言、表情及幼儿之间的对话。

根据观察目的,设计几个开放性的问题,方便自己有针对性地记录下想要了解的信息。

根据观察目的,梳理出几个关键项目(维度),设计出简单的、结构性的观察记录表格,方便自己对幼儿的诸多行为进行归类、分析和判断。

要点六:解决解释的问题,帮助教师形成分析框架

目的:帮助教师依据理论找出关键价值点,形成自己对幼儿发展进行解释的线索或分析的框架。


方法:“分类-整合”法

参考儿童发展文献资料、《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或借鉴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儿童发展指南与评价指标,为自己更加科学、客观地解释观察资料提供依据。

依据自己的观察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对所记录的各种信息进行分类、整合,并尝试进行简单的解释。

在反复体验和尝试的基础上,总结、梳理出自己对幼儿在不同领域的发展进行解释的线索或分析的框架,逐渐形成自己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现状的科学评价。

要点七:解决成长的问题,帮助教师学会在反思中转变观念

目的:帮助教师以尊重的态度理解幼儿自然出现的特点及行为,学会以幼儿为师来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

方法:“反观-调整”法

学会正视和接纳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行为,即使在成人看来是有问题的行为,学会理解和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透过幼儿的自发游戏行为,反观教师自身的言行对幼儿产生的影响。

借助对幼儿自发游戏的观察,反思自身教育观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找到原因,调整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带着主动观察、有目的观察、连续观察的意识,在反复尝试、体验、反思和调整中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和反思能力,不断获得专业成长。

② 如何对幼儿的角色游戏进行评价

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角色游戏是按儿童的意愿进行的活动,他们在其中可以充分真实地表现自己。教师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以不干扰幼儿游戏的进行为原则,要尽量保持幼儿游戏的自然状态,教师通过仔细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观察记录。 教师对幼儿角色游戏的评价应面向全体幼儿,不管幼儿今天的表现是优秀还是不理想,都应指出,表扬或指正。讲评的时候不能单一的讲某某某是怎样进行游戏的。最好让幼儿将游戏在全班面前再一次的展现,让其他幼儿来评价或讲述。 这样幼儿也参与了游戏的评价,打破了以往教师一个人滔滔不绝的讲,有机的将教师和幼儿进行互动。教师是幼儿游戏评价的支架,幼儿是游戏评价的血肉,评价的价值与否不单考验了教师的组织能力,更重要的是幼儿游戏的水平和幼儿对游戏的真正理解。

③ 怎样评价幼儿园的游戏活动

教师可根据幼儿发展或研究的需要,有目的地选择指标进行评价。
游戏的评价内容可随游戏发展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初次玩表演游戏新主题时,可侧重评价角色扮演的语气、动作、表情、性格特征等;到游戏后期,可侧重评价游戏是否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3.
由于受人员、时间限制,每次的评价内容不能太多,可根据需要有所侧重。一般情况下,若面向大多数幼儿,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一项或两项评价内容;若面向个别幼儿,可选择多项评价内容。4.
抓住游戏的共同价值和特殊价值来评价。教师在评价时,既要看到它们的共同价值(主要表现在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社会性等方面的教育功能上),又要抓住它们的特殊价值(主要表现在游戏的技能上),这样在评价时就不会眉毛胡子一起抓,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评价幼儿游戏应自然地伴随幼儿整个游戏过程进行。可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可以是日常评价与阶段评价相结合,也可以是全面评价与专项评价相结合。
日常评价——伴随着幼儿每天游戏而进行,以便及时了解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针对问题,提高游戏质量。
阶段评价——结合幼儿每一阶段游戏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价,了解教育的成效,并为教师定下阶段游戏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全面评价——为了了解全体或个别幼儿游戏水平的总体情况,教师往往要全面了解评价指标后进行全面评价。
专题评价——针对某一项评价指标,了解全体或个别幼儿的游戏发展情况。
评价所采用的形式和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无论选择哪种评价形式,都不是为了把幼儿分等,而是为了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更好地帮助每个幼儿,使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评价的最终目的是看幼儿通过游戏活动是否达到了教育目标,是否促进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
小班——幼儿思维具体形象,以无意注意为主,游戏往往依赖玩具、材料进行,因此,评价应借助有关的场景、道具、角色扮演,以游戏的口吻进行评价。评价应贯穿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进行,等游戏结束后再进行评价效果往往不佳,因此,游戏后的评价应少采用。此外,小班幼儿以平行游戏为主,联合或协作的游戏较少,所以教师评价面向小组和整体的评价较少,更多的是针对每个幼儿的情况,在指导幼儿游戏的过程中,进行个体评价。对游戏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直接互评为主,少用讨论式的评价。
中班——中班幼儿较小班幼儿游戏水平有较大的提高,思维的直观形象性增强,想象逐渐变得活跃、丰富,认识的范围不断扩大,经验有了一定的积累,游戏中交往增多,合作游戏开始发展。因此,评价的方式、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可针对每次游戏的要求,灵活地采取集体、小组、个别的组织形式进行评价,也可直接讲评与幼儿讨论评价、自我评价相结合。在评价的过程中,可启发幼儿把自己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情感体验表达出来,如:你玩的是什么游戏?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和谁一起玩?最开心的是什么事?游戏中有哪些困难等。
大班——幼儿对周围生活的认识越来越精细、完整,体验和理解也越加深刻,积累的社会经验也逐渐丰富,抽象思维开始发展,合作游戏逐渐开展,评价能力不断增强,独立性逐渐增强,相互影响力增大,游戏更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有些评价的方式、方法较中、小班有所不同。可以小组或全班集体评价为主;每次游戏结束后,都可进行,更多的是采用讨论式的评价;除进行自我评价外,还可以评价他人的游戏情况。在游戏评价前,可事先交代评价的内容。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相互交流游戏的经验体会,发表各自的意见,如:你在游戏中遇到哪些困难?是谁帮助你解决的?要解决这些问题,还可以怎么做?
切忌把幼儿对游戏的自由讨论变成教师对幼儿游戏与行为好坏评价判断,更不能变成一种说教。
角色游戏——可以结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评价方式,引导幼儿根据不同主题、不同角色扮演情况进行评价。如:以评选“最佳营业员”、“最佳顾客”、“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妈妈”、“最好的医生”等形式进行评价。
结构游戏——教师可结合幼儿的建构成果,进行现场评价。以幼儿参观、谈话、家长观赏、让幼儿自我介绍作品、拍照留影等形式进行评价。每次评价,既要充分肯定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互相学习,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又要找出建构物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和改进的方法。
表演游戏——可建筑游戏场景、道具,请幼儿扮演角色,再现某一段对话或某个动作、语气、语调,从而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游戏开始前,通过评价,让幼儿明确此次游戏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
游戏进行中,教师要根据教育目标和本次游戏的评价内容,深入观察、了解幼儿游戏的实际情况,了解本班幼儿游戏水平和特点的整体情况,掌握每个幼儿个体的具体特点,进行有效地评价。了解的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如游戏主题的选择、角色的扮演、材料的使用、游戏的常规、游戏情节的发展、游戏中的创造性、游戏中

④ 探讨如何对幼儿的游戏进行评价

教师可根据幼儿发展或研究的需要,有目的地选择指标进行评价。 游戏的评价内容可随游戏发展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初次玩表演游戏新主题时,可侧重评价角色扮演的语气、动作、表情、性格特征等;到游戏后期,可侧重评价游戏是否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3. 由于受人员、时间限制,每次的评价内容不能太多,可根据需要有所侧重。一般情况下,若面向大多数幼儿,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一项或两项评价内容;若面向个别幼儿,可选择多项评价内容。4. 抓住游戏的共同价值和特殊价值来评价。教师在评价时,既要看到它们的共同价值(主要表现在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社会性等方面的教育功能上),又要抓住它们的特殊价值(主要表现在游戏的技能上),这样在评价时就不会眉毛胡子一起抓,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评价幼儿游戏应自然地伴随幼儿整个游戏过程进行。可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可以是日常评价与阶段评价相结合,也可以是全面评价与专项评价相结合。 日常评价——伴随着幼儿每天游戏而进行,以便及时了解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针对问题,提高游戏质量。 阶段评价——结合幼儿每一阶段游戏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价,了解教育的成效,并为教师定下阶段游戏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全面评价——为了了解全体或个别幼儿游戏水平的总体情况,教师往往要全面了解评价指标后进行全面评价。 专题评价——针对某一项评价指标,了解全体或个别幼儿的游戏发展情况。 评价所采用的形式和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无论选择哪种评价形式,都不是为了把幼儿分等,而是为了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更好地帮助每个幼儿,使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评价的最终目的是看幼儿通过游戏活动是否达到了教育目标,是否促进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 小班——幼儿思维具体形象,以无意注意为主,游戏往往依赖玩具、材料进行,因此,评价应借助有关的场景、道具、角色扮演,以游戏的口吻进行评价。评价应贯穿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进行,等游戏结束后再进行评价效果往往不佳,因此,游戏后的评价应少采用。此外,小班幼儿以平行游戏为主,联合或协作的游戏较少,所以教师评价面向小组和整体的评价较少,更多的是针对每个幼儿的情况,在指导幼儿游戏的过程中,进行个体评价。对游戏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直接互评为主,少用讨论式的评价。 中班——中班幼儿较小班幼儿游戏水平有较大的提高,思维的直观形象性增强,想象逐渐变得活跃、丰富,认识的范围不断扩大,经验有了一定的积累,游戏中交往增多,合作游戏开始发展。因此,评价的方式、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可针对每次游戏的要求,灵活地采取集体、小组、个别的组织形式进行评价,也可直接讲评与幼儿讨论评价、自我评价相结合。在评价的过程中,可启发幼儿把自己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情感体验表达出来,如:你玩的是什么游戏?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和谁一起玩?最开心的是什么事?游戏中有哪些困难等。 大班——幼儿对周围生活的认识越来越精细、完整,体验和理解也越加深刻,积累的社会经验也逐渐丰富,抽象思维开始发展,合作游戏逐渐开展,评价能力不断增强,独立性逐渐增强,相互影响力增大,游戏更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有些评价的方式、方法较中、小班有所不同。可以小组或全班集体评价为主;每次游戏结束后,都可进行,更多的是采用讨论式的评价;除进行自我评价外,还可以评价他人的游戏情况。在游戏评价前,可事先交代评价的内容。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相互交流游戏的经验体会,发表各自的意见,如:你在游戏中遇到哪些困难?是谁帮助你解决的?要解决这些问题,还可以怎么做? 切忌把幼儿对游戏的自由讨论变成教师对幼儿游戏与行为好坏评价判断,更不能变成一种说教。 角色游戏——可以结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评价方式,引导幼儿根据不同主题、不同角色扮演情况进行评价。如:以评选“最佳营业员”、“最佳顾客”、“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妈妈”、“最好的医生”等形式进行评价。 结构游戏——教师可结合幼儿的建构成果,进行现场评价。以幼儿参观、谈话、家长观赏、让幼儿自我介绍作品、拍照留影等形式进行评价。每次评价,既要充分肯定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互相学习,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又要找出建构物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和改进的方法。 表演游戏——可建筑游戏场景、道具,请幼儿扮演角色,再现某一段对话或某个动作、语气、语调,从而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游戏开始前,通过评价,让幼儿明确此次游戏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 游戏进行中,教师要根据教育目标和本次游戏的评价内容,深入观察、了解幼儿游戏的实际情况,了解本班幼儿游戏水平和特点的整体情况,掌握每个幼儿个体的具体特点,进行有效地评价。了解的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如游戏主题的选择、角色的扮演、材料的使用、游戏的常规、游戏情节的发展、游戏中的创造性、游戏中的品德行为、幼儿对游戏的情感或态度等。教师要根据教育目标和本次游戏的评价内容,有选择、有侧重地观察、了解,并进行评价,切忌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师作为幼儿游戏的评价者,不是要直接面对幼儿去评价幼儿游戏的好或差,而是要以自己的积极态度和兴趣去影响幼儿的游戏活动,鼓励幼儿游戏。 游戏结束后,教师要营造一种良好的评价环境,以平等身份与幼儿共同讨论、评价游戏的过程与效果,共享成功的喜悦。

⑤ 幼儿游戏活动评价怎么写

其实活动的评价最主要就是小朋友的反馈,那如果小朋友开心的话,活动评价比较容易出现。

⑥ 幼儿游戏集体评价

教师可根据幼儿发展或研究的需要,有目的地选择指标进行评价。
游戏的评价内容可随游戏发展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初次玩表演游戏新主题时,可侧重评价角色扮演的语气、动作、表情、性格特征等;到游戏后期,可侧重评价游戏是否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3.
由于受人员、时间限制,每次的评价内容不能太多,可根据需要有所侧重。一般情况下,若面向大多数幼儿,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一项或两项评价内容;若面向个别幼儿,可选择多项评价内容。4.
抓住游戏的共同价值和特殊价值来评价。教师在评价时,既要看到它们的共同价值(主要表现在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社会性等方面的教育功能上),又要抓住它们的特殊价值(主要表现在游戏的技能上),这样在评价时就不会眉毛胡子一起抓,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评价幼儿游戏应自然地伴随幼儿整个游戏过程进行。可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可以是日常评价与阶段评价相结合,也可以是全面评价与专项评价相结合。
日常评价——伴随着幼儿每天游戏而进行,以便及时了解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针对问题,提高游戏质量。
阶段评价——结合幼儿每一阶段游戏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价,了解教育的成效,并为教师定下阶段游戏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全面评价——为了了解全体或个别幼儿游戏水平的总体情况,教师往往要全面了解评价指标后进行全面评价。
专题评价——针对某一项评价指标,了解全体或个别幼儿的游戏发展情况。
评价所采用的形式和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无论选择哪种评价形式,都不是为了把幼儿分等,而是为了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更好地帮助每个幼儿,使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评价的最终目的是看幼儿通过游戏活动是否达到了教育目标,是否促进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
小班——幼儿思维具体形象,以无意注意为主,游戏往往依赖玩具、材料进行,因此,评价应借助有关的场景、道具、角色扮演,以游戏的口吻进行评价。评价应贯穿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进行,等游戏结束后再进行评价效果往往不佳,因此,游戏后的评价应少采用。此外,小班幼儿以平行游戏为主,联合或协作的游戏较少,所以教师评价面向小组和整体的评价较少,更多的是针对每个幼儿的情况,在指导幼儿游戏的过程中,进行个体评价。对游戏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直接互评为主,少用讨论式的评价。
中班——中班幼儿较小班幼儿游戏水平有较大的提高,思维的直观形象性增强,想象逐渐变得活跃、丰富,认识的范围不断扩大,经验有了一定的积累,游戏中交往增多,合作游戏开始发展。因此,评价的方式、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可针对每次游戏的要求,灵活地采取集体、小组、个别的组织形式进行评价,也可直接讲评与幼儿讨论评价、自我评价相结合。在评价的过程中,可启发幼儿把自己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情感体验表达出来,如:你玩的是什么游戏?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和谁一起玩?最开心的是什么事?游戏中有哪些困难等。
大班——幼儿对周围生活的认识越来越精细、完整,体验和理解也越加深刻,积累的社会经验也逐渐丰富,抽象思维开始发展,合作游戏逐渐开展,评价能力不断增强,独立性逐渐增强,相互影响力增大,游戏更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有些评价的方式、方法较中、小班有所不同。可以小组或全班集体评价为主;每次游戏结束后,都可进行,更多的是采用讨论式的评价;除进行自我评价外,还可以评价他人的游戏情况。在游戏评价前,可事先交代评价的内容。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相互交流游戏的经验体会,发表各自的意见,如:你在游戏中遇到哪些困难?是谁帮助你解决的?要解决这些问题,还可以怎么做?
切忌把幼儿对游戏的自由讨论变成教师对幼儿游戏与行为好坏评价判断,更不能变成一种说教。
角色游戏——可以结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评价方式,引导幼儿根据不同主题、不同角色扮演情况进行评价。如:以评选“最佳营业员”、“最佳顾客”、“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妈妈”、“最好的医生”等形式进行评价。
结构游戏——教师可结合幼儿的建构成果,进行现场评价。以幼儿参观、谈话、家长观赏、让幼儿自我介绍作品、拍照留影等形式进行评价。每次评价,既要充分肯定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互相学习,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又要找出建构物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和改进的方法。
表演游戏——可建筑游戏场景、道具,请幼儿扮演角色,再现某一段对话或某个动作、语气、语调,从而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游戏开始前,通过评价,让幼儿明确此次游戏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
游戏进行中,教师要根据教育目标和本次游戏的评价内容,深入观察、了解幼儿游戏的实际情况,了解本班幼儿游戏水平和特点的整体情况,掌握每个幼儿个体的具体特点,进行有效地评价。了解的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如游戏主题的选择、角色的扮演、材料的使用、游戏的常规、游戏情节的发展、游戏中的创造性、游戏中的品德行为、幼儿对游戏的情感或态度等。教师要根据教育目标和本次游戏的评价内容,有选择、有侧重地观察、了解,并进行评价,切忌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师作为幼儿游戏的评价者,不是要直接面对幼儿去评价幼儿游戏的好或差,而是要以自己的积极态度和兴趣去影响幼儿的游戏活动,鼓励幼儿游戏。
游戏结束后,教师要营造一种良好的评价环境,以平等身份与幼儿共同讨论、评价游戏的过程与效果,共享成功的喜悦。

⑦ 如何评价幼儿的游戏行为百度文库

已经下载了。 自己看看吧

⑧ 教师对幼儿游戏的评价

教师对幼儿游戏的评价

一、保持新情境进行评价。

在角色游戏中,我较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对于游戏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富有创新的行为、结果,通常采用保留现场进行评价的方法。如在娃娃家的橱窗摆设上,刚开始幼儿都把一些灶、碗、瓢、盆放在上面,既零乱又不符合常理。可有一次,一个小朋友却把从商店买来的小狗玩具和电视机摆在了橱窗上,两个娃娃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于是在收玩具时,我让幼儿保留了这一现场。通过对比讨论,肯定了橱窗装饰的结果。幼儿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不断地想出各种方法,让娃娃家变得温馨些。如“我买一篮花放在格子上”、“我把我的玩具带来!”、“我买一盘水果搁那!”、“我们做一台VCD放在电视旁边!”教师抓住了这一小小的创新,启发了幼儿的积极思维,丰富了游戏情节,使幼儿在一种直观、积极、愉快的情绪下参与评价,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抓住新创意进行过程中评价。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不可能完美地设计角色游戏的全过程,很大程度上是以一定的角色身份同幼儿一起玩,在玩中指导。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随机评价的方法,特别要灵活地抓住游戏中有意义的小事。及时地加以肯定。如在玩肯德基游戏时,“经理”听到一幼儿说:“我刚才坐公共汽车来吃,那司机也很想来吃肯德基,可惜没空,等会,我给他送去算了!”一句话启发了“经理”,他马上成立了一个送货上门“热线电话”,只要打电话,不论多远都送,还主动为幼儿园的小朋友送去可爱的小礼物,“生意”也因此“红火”起来。我把这件事告诉大家,引起了小朋友们的极大的关注。这件本来是一个孩子游戏中的事,经过评价成了大家的事。娃娃商店的小朋友也说:“我们也要送货上门!”,“我们要买一送一”,“我们要免费为医院的病人送水果”。幼儿从这件事中学到了如何把“生意”做好,如何关心别人,积极动脑筋就会使一些问题迎刃而解等良好的品质,并能在以后的游戏中得到发扬。随机评价,变点滴小事为有意义的事,闪光点转眼变成闪光片、闪光面,给全体幼儿以良好影响。

三、以发散性问题促进幼儿自主评价。

幼儿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变得有主见,是非观念也逐渐明确和增强,可引导他开展讨论,在讨论中寻找答案,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又进一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我班幼儿小班的游戏中没有出现医院游戏,到了中班才有医院,结果“医生”给每一位来访的“病人”,一声不响就给“病人”打针。我让孩子们讨论到底应该怎样给病人看病,孩子们积极性可高了,有的说:“要先问哪不舒服?”“要用听诊器先听!”“要先挂号”“可以吃药,不用打针”“如果针打错了,会死人的!”幼儿各持己见,最后达成比较一致的看法。不但产生了新的玩法,发展提高游戏,而且增强了孩子们的是非观念,也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可见,讨论也是一种评价游戏的有效方法。

⑨ 幼儿的行为观察与评价

叶子
关注
幼儿行为观察与评价分析
2019-03-08 阅读4035
幼儿行为观察分析是幼儿园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通过观察分析幼儿行为,教师可以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走进孩子的童心世界。

首先,国培班主任为学员们介绍了进行本次培训的专家伍香平博士。伍老师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从事学前教育研究很多年,热情洋溢的她,深受学员们的欢迎。

常见的幼儿行为类别:身体动作类、情绪情感类、人际交往类

身体动作类(异食癖、吸吮类、失控类)

情绪情感类(情绪类、情感类)

人际交往类(自我类、人际类)

行为的特点与原因分析

幼儿游戏观察的核心要素

教师在观察中,要客观的叙述自己观察的情景,真实记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进行观察与分析

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观察者角色,总结下来就是:管住手、闭上嘴、睁大眼、仔细写。

观察记录的方法:非结构化观察和结构化观察

教师记录的方式有视频录像、文字记录和图表记录

幼儿行为产生的原因:遗传、环境和自我

观察分析幼儿是教师教育活动的基础,也是进行科研工作的需要,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有必要学习并掌握观察的技巧,以专业的知识为依托进行分析,找出幼儿出现这种表现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本次培训让我对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有了明确的认识,通过观察分析真正做到“眼中有孩子、心中有孩子”。

更新于 2019-03-08
送花

打赏
投诉
阅读 4035
0

精彩评论

期待你的美评...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叶子
邀请你来美篇看他更多美文
关注
更多作品
查看主页
热门推荐

评论
点赞
分享

⑩ 幼儿游戏有哪些行为表现

幼儿游戏主要是为了锻炼幼儿的一个大脑发育,然后还有一些关于幼儿的,例如说是表情,还有生活等情况。也能够达到一个益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