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幼兒益智 » 兒童對區角游戲的興趣
擴展閱讀
天成解說一個人的游戲 2021-03-16 21:51:02
打游戲什麼牌子顯卡好 2021-03-16 21:51:00

兒童對區角游戲的興趣

發布時間: 2021-01-21 10:51:32

⑴ 如何創設適合小班幼兒的區角游戲

幼兒園區角活動是在一定的時間、空間內設置各種區域,為幼兒提供各種豐富的材料,提供充足的時間、空間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意願選擇內容,寬松、自由地進行活動的一種教育方式。 但在農村幼兒園卻存在以下狀況:1、區域材料以效仿城市園為主。2、材料投放流於形式,固定的多,變化的少。3、教師一手准備材料,爾後幼兒進行中「依樣畫葫蘆」地實施.還有的老師甚至以農村校窮,難以開展區域活動為借口,只是表面上安排區域活動,實際上以集中活動所替代.如何改變這一現狀,讓農村孩子也享受智慧和個性的學習,一種真正有意義的學習。我認為我園雖地處農村,但物品豐富,自然材料更是取之不盡。近年來我們充分挖掘身邊資源,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材料投放於區域活動一、材料的選擇。1、幼兒感興趣的2、幼兒主動收集的3、教師無意中引發孩子注意的4、教師發動幼兒與家長收集的二、材料的投放1、根據主題活動投放材料。.2、注意其它輔助材料的配合使用 大自然的一切,對幼兒來說是自然而然的.如果不給孩子新異刺激,很難激發幼兒持續探究慾望. 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創設不同的區角把區角分為生活區、數學區、語言區、科學區、美工區、角色區、建構區等,但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特點以及相應的教育重點不同,創設的區角也應有所區別。 托小班的教育重點是情感、動作、語言、規則。他們剛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需要情感的撫慰,我們為托、小班創設了安靜區(情感表露、柔軟區)、玩具區;他們的動作發展處於關鍵期,我們把以動作練習為主生活區作為重點;他們喜歡游戲,但游戲水平較低,以平行游戲為主,我們創設了以娃娃家為主的角色區,並提供一式多份的游戲材料等等。 中、大班幼兒的教育重點是探究能力、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托、小班相比增設了科學區、數學區、語言區等。中班階段是幼兒的游戲高峰期,區角活動以中班涉及面最廣、內容最多。進入大班,幼兒的探索能力和操作能力進一步發展,我們撤去了生活區、角色區,把重點放在探索和學習性區角上3、有計劃投放材料 在區角活動中,幼兒的興趣往往來自材料,幼兒的發展更依賴於對材料的操作,所以區角材料的投放至關重要。1.層次性2.數量化3.動態性隨著主題的開展調整材料。根據幼兒的興趣及發展水平隨時調整材料4.低結構

⑵ 如何在區角游戲中培養幼兒的活動興趣

幼兒園的活動以游戲為主體,是《綱要》的要求也是幼兒學習的需要。陳鶴琴先生說「孩子是以游戲為生命的」。的確,在游戲中幼兒能享受成功、滿足情感交流、積累各種經驗,促進幼兒語言交流、身體協調等全面發展。如何培養幼兒對游戲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在快樂中更健康地成長呢?
1.在游戲中幼兒享受成功、體驗挫折從中獲得了社會經驗及能力
「游戲是孩子的第二生命,是孩子學習的第一所學校」。孩子會動開始就熱衷於玩各種游戲,過家家、搭積木、拼圖、找朋友、捉迷藏等,玩起來不亦樂乎!而孩子對生活周圍環境的認識、以及知識的獲得就是從這里開始的。沒有人教,孩子們就會模仿別人的言語、表情、行為和動作。孩子們在模仿媽媽的過程中了解了親人之間的關系;在模仿打電話的過程中,了解了電話的用途、學會了使用電話、會用禮貌用語;使他們對社會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並從中獲得了社會經驗及能力。孩子在參與游戲活動中逐漸學會與人相處、友好的協調人際關系。
1.1 提供條件、通過各種形式激發幼兒對游戲活動的興趣。幼兒在與同伴合作游戲的過程中,逐步建立了相互學習相互信任的關系,這種合作關系讓幼兒學會選擇自己喜歡的同伴及游戲角色,在游戲中幼兒享受成功、體驗挫折、滿足情感交流、嘗試解決問題,從而獲得身心和諧發展。
1.1.1 教師利用幼兒好玩好動的特點,通過各種形式,取得幼兒的好感,並滿足他們的適當意願,從而達到由好玩轉化為要玩、想玩、會玩的目的。例如:給小班幼兒提供紙球,他們先學會自己玩,然後和好朋友一起玩,到大家集體玩,由自我探究到合作創新,再到集體嘗試的過程中,幼兒進一步將好奇變成好玩又到喜歡玩,這樣,他們就會產生一種極大的滿足,而這種滿足的積累正是產生游戲興趣的動力。
1.1.2 日常生活中,讓孩子走走跑跑的體育游戲不僅僅是鍛煉孩子的筋骨;讓孩子唱唱跳跳的音樂游戲活動,也不僅僅是進行藝術熏陶。這些活動性的游戲,不但培養了孩子的活潑、勇敢、堅強和關心集體的個性品質,還有助於孩子神經系統和大腦的發育;各類區角游戲,讓孩子找到自己喜歡的角色,邊模仿邊實踐,既滿足好奇心又增加了主動學習的信心,從而促進智力的發展,有利於孩子感覺綜合能力的提高。
1.2 在操作中、交往中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空間想像能力
1.2.1 我們的區角游戲具有開放性且內容豐富,幼兒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自主選擇游戲方式與游戲夥伴,並決定游戲進程。在游戲活動中,幼兒是游戲的主人,自主自願的從事著自己喜歡的活動,因此情緒高漲,思維積極。同時在游戲中幼兒互相協商、合作,並主動探索,努力解決問題,這使得幼兒積極性、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在區角游戲中每個幼兒都在有意無意地關注同伴的一言一行,通過與同伴的協商、合作,建立正確的交往方式。兒童醫院里:你當了外科醫生我就當內科醫生吧,我來當病人,我當葯劑師吧……就這樣幼兒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得到改善,進一步的加強了幼兒社會性的發展。同時在活動中幼兒也能夠有許多創意性的想法:一位 「化妝師」 正在為他的顧客打扮,圍巾一會兒扎脖子上扣一個漂亮的蝴蝶結,一會兒扎在腰上作腰帶、一會兒披頭上作新娘的頭紗,積極動腦筋想把他的顧客打扮的最美。就這樣常常在操作中、交往中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得到很好的培養,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
1.2.2 在體育教育中,老師要特別注意運用啟發式教學,當好「導演」,珍惜幼兒樂於活動的美好情感,熱情指導幼兒進行體育鍛煉,並盡可能以「孩子頭」的身份參加到他們的活動中去,共同分享成功的歡樂,耐心幫助他們克服困難,總結失敗的經驗教訓。例如:和中班幼兒玩「螞蟻搬家」的體育游戲,幼兒在認知發展上有個別差異,使得幼兒各自具有不同的學習形式,學習速度和認知。老師不僅要當好他們的「領頭人」,和幼兒一起玩游戲,還要鼓勵幼兒遇到困難積極動腦筋解決問題;這就需要教師給幼兒足夠的時間和機會。
2.體育游戲可促進幼兒身體發育,有利於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在體育游戲音樂游戲中,有運動量大的活動也有運動量小的活動。有全身運動、有局部運動,加上許多游戲多在戶外進行,孩子們可以接觸陽光、呼吸新鮮空氣,血液循環新陳代謝等,各個身體系統的功能均能得到加強。
2.1 教師在游戲中啟發、引導幼兒:幼兒喜歡獨自游戲、自由結伴遊戲,他們不需要也不願意成人的過分干預。但這並不意味著幼兒不需要或不喜歡和教師的共同游戲。因為幼兒年齡小,經驗少,游戲的玩法技能相對比較缺乏,教師的參與往往使游戲有更多的變化和情節的深化。前提是教師以平等的身份――「變成孩子」與幼兒共同游戲,共享快樂;教師的童心、游戲心會使幼兒備感親切、自然、融洽,從而營造出寬松和諧的游戲氛圍,並要把握好時機和分寸,以不幹擾幼兒的游戲為前提,以幼兒游戲的快樂為根本,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為目的。
2.2 游戲能有力地促進幼兒體、智、德、美方面的有機發展。我班在玩紙球游戲中,幼兒最為喜歡獨自向自己頭頂上扔,或是扔給自己喜歡的小朋友,少數幼兒喜歡集中在一起將紙球投進老師准備的大筐里;兒童游戲的玩具,都是來自於生活,來自於大自然之中,是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如:廢舊報紙紙、易拉罐、皮球、積木、毛線、紙杯、礦泉水瓶等。這些材料物美價廉,許多是不需要花一分錢的。由於它們沒有固定的形式,不具體代表某一物體,兒童在游戲時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隨意地將材料加以創造想像。如:把一小截殘缺的木頭當小手槍,玩打槍游戲;用廢紙作成「紙球」投擲;用易拉罐做成拉拉車、用毛線做成「翻繩」等。有一些兒童游戲本身不需要玩具,如:「頂腿」、「單腿蹦」、「捉迷藏」、「背人」、「木偶人」等,都是利用兒童的肢體徒手進行的。
游戲本身具備的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等主題活動的基本特徵,我們在日常游戲中就應當注重改善游戲氣氛,利用玩具、現代游戲、民間游戲等為特點的策略體系,在教學中不斷的加以發展、完善。這樣可以培養幼兒想像力、創造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積極主動性;
3.在游戲活動中注意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游戲活動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因為自信心就像催化劑能將人們的潛能調動起來,使人們百折不撓、不斷努力,最終獲得成功。
3.1 首先要讓孩子感受老師的關心。多數游戲活動是以小團體為主的練習,這樣可以縮短老師和孩子心與心的距離,使他們產生親切感和信任感。教師在實施各項活動中應當注意孩子的個體差異,關心孩子的參與興趣和情緒狀態,在適當的時候給與孩子一個鼓勵的微笑、手勢,可以拍拍孩子的肩膀表示鼓勵、贊賞、肯定;也可以發出提醒、警告、停止的信號;或運用語言及優美的示範動作激發孩子游戲的興趣,使每個孩子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認可。
3.2 其次,讓孩子在挑戰中認識自我、增強信心,讓孩子有獲得成功的機會。幼兒在玩游戲中的動機是「我要玩」、「我要學」,而不是「要我玩」、「要我學」。因此,其身心總處於積極主動狀態,而不是無聊、厭煩、無所事事等消極狀態,他們按自己的意願決定活動材料、夥伴、方式、方法,通過模仿和想像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教師就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要求我們把幼兒作為活動的主體,具體游戲活動為載體,讓游戲活動成為幼兒主動學習的切入點,把幼兒的學習目標及重點放在幼兒自主探索、小組合作、自主選擇活動內容的過程中去,可適當的放寬或是拓展學習主題,讓孩子在挑戰中更清楚地認識自我、增強信心,合理的把握成功的機會;在與夥伴的競爭或合作中,正確培養他們的意志與良好的心理品質,從快樂的學習中獲得成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

⑶ 小班幼兒對個別區角游戲不感興趣怎麼辦

1.說明該區角的材料,幼兒不感興趣 2 教師沒有引導幼兒游戲。譬如:講解游戲玩法,帶領幼兒游戲。用某一個契機激發孩子游戲興趣。 辦法: 1替換部分材料,讓每一個材料物盡其用 2 提供低結構材料,孩子可操作的部分才多,才能玩得起啦 3 提供多種游戲玩法建議,可以教師建議,或者幼兒自由討論游戲玩法。

⑷ 幼兒對區角游戲產生厭煩情緒怎麼辦

幼兒園區域活動以其個別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兒的個體差異,滿足了幼兒個體發展的需要,成為了幼兒園教師及幼兒所喜歡的活動形式,也是對集體教育的有效補充。區域活動中,教師的組織與指導是主要環節,也是主體部分,主要包括幼兒的主動參與和教師的協助參與。教師在這個環節處於主導作用,應放手讓幼兒創造性地、主動性地活動,推動和激勵幼兒在活動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那麼,教師該如何組織與指導,才能更有效地發揮指導作用呢?一、教師與幼兒共同參與制定規則。區域活動既是幼兒的一種學習活動形式,同時也是教師所組織的一種教育活動形式。因而,區域活動規則的制定應該是由教師和幼兒來共同完成的。首先,在活動前明確規定。有些活動規則是具有一定的強制性,是要求幼兒在活動前就必須要遵守的。這類規則一般在活動前就必須提出來,如玩沙是幼兒最喜愛的區域之一。如果活動前沒有明確規則,那麼有可能孩子到處揚沙,雖然孩子盡興了,可是眼睛、嘴巴就受傷了。這就要求我們在活動前就說明要求:不準對著別人揚沙,更不準把沙子揚到區域外面去。其次,在活動中逐步形成。有時幼兒遇到有關規則的問題,教師可以不急於告訴幼兒該怎麼做,而是讓幼兒在談論與反思中逐漸建立起相應的規則。討論往往是圍繞在區域活動中所遇到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而展開的。而這種問題幼兒又無法自行解決,談論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起相應的規則,來解決當前所面臨的問題。在活動中爭搶玩具、爭搶角色這類情況,教師便可以組織幼兒就發生的問題展開討論。有一次,在表演區,我投放了一套新服裝,結果全班孩子圍者爭搶服裝,令活動無法正常開展。大家用求救的目光望著我,於是,我把孩子們召集在一起討論如何處理這件事。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不能搶!大家一起玩。輪流玩!這是,我趁熱打鐵地說:大家真懂事,我們輪流玩!沒有輪到的小朋友在旁邊當觀眾,不能上來;輪到的小朋友不能玩太久,也讓更多的小朋友來玩。就這樣,我和孩子們把規則定下來了。小朋友們又開開心心地玩起來了。採用這種方法制定活動規則,幼兒容易接受,並能在活動中自覺地遵守。二、教師的參與指導。《綱要》指出:教師應該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活動中教師是催化劑,其工作是協助幼兒沿著興趣的方向發展,應善於捕捉幼兒在活動中出現的新興趣,導向新的游戲。在活動中,教師不能把角色停留在提供活動材料、安排幼兒進入區角、主持幼兒的分工與合作、解決孩子間的糾紛,使幼兒處於高控制之下。而是要善於觀察,還要適時、適當的引導、啟發、激勵,讓幼兒積極主動地活動,讓幼兒有更多機會地表現自己、總結自己,促進幼兒自主性的提高。要不斷地來回在各個區域間觀察和參與游戲,要留意每個孩子的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及時給予鼓勵、表揚,爭對出現的問題選擇適當的時機參與到孩子的活動中去。與孩子一起討論、探索解決問題,真正體現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地位,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幼兒,逼迫幼兒接受,按照教師的思路進行活動,使幼兒很快出現厭倦情緒,大大減少幼兒的積極性。三、耐心的總結評價總結評價是任何一個活動的重要環節,不可缺少。在過去我們總是在活動後草草收場沒有評價,它的目的在於引導幼兒自發、自願的進行交流、討論、積極表達情感,共享快樂,共解難題,提升經驗,提供充分表現交流學習的機會,同時激發再次活動的願望。評價的結果也往往影響到幼兒以後的活動情況,評價對幼兒的發展也有一定的導向作用,所以,評價也要有一定的技巧,評價的方式有很多種,無論採用何種評價方式,都不能只注重結果,更要注重過程的評價。(一)幼兒主動評價。區域活動的評價是為了總結活動中表現,為下次活動出謀獻策,鼓勵幼兒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勵幼兒協作創新。激發幼兒再學習的慾望,在評價時,教師應該鼓勵幼兒大膽地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感受、體驗表達出來,為幼兒搭建一個交流的,把自己在活動中所見所聞、感受、體驗表達出來。這不僅能增強幼兒的興趣,讓幼兒間有更多的交流機會,不僅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也讓幼兒學會觀察別人總結自己,在幼兒自主評價時,教師少採用鼓勵性語言來引導幼兒,如:你的小手真棒,你搭建的是什麼呀?怎麼建的?你得什麼最有趣?為什麼呢?通過幼兒間互相評價、自由交流、幼兒也從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學習別人的優點,促進幼兒共同進步,提高合作交往意識。(二)教師整體評價。教師的評價應該是全面的,具體的根據幼兒的活動情況、抓住幼兒的閃光點加以鼓勵、提出更高的要求,針對幼兒出現的問題提出不足,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根據自己的意見加以總結,教師的評價也可以從多方面進行。首先,從幼兒形為習慣評價,今天哪組小朋友主動收拾玩具,哪組小朋友活動時聲音較小,XX小朋友主動把玩具讓給別人等,XX小朋友沒有遵守規則,隨便到別的區搗亂等。

⑸ 開展區角活動對孩子的好處有哪些

建構區是幼兒通過操作各種基本元件材料進行結構造型游戲的場所內。建構游戲是容融思維、操作、藝術、創造為一體的活動,是幼兒階段不可缺少的一種體驗。為了讓的幼兒能夠感受建構游戲的魅力,億童蓓樂活動區建構區提供了豐富系統的材料,材料的配備突出幼兒的年齡特點,並兼顧到幼兒個體的差異性,讓幼兒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建構能力。億童蓓樂活動建構區為園所提供了一整套幼兒園建構區活動開展的方案以及配套材料,主要包括:建構區使用手冊、建構工程書、單元積木、幼兒發展記錄表。

⑹ 如何指導小班幼兒有效的進行區角游戲

活動區游戲材料的投放既重要又復雜,既要滿足幼兒的興趣探究,還要保證幼兒取得與教育目標一致的探究結果。我們要有目的地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幼兒興趣以及主題活動的目標投放和積累活動區材料,吸引幼兒積極參與。 《綱要》中指出,教師在幼兒區域游戲的過程中,是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師對小班孩子區域活動的指導更多的只能是以間接的方式來進行。教師要制定相應的游戲規則,讓幼兒在區域活動中「有法可依」,並尊重幼兒差異,對幼兒的活動做科學評價,尊重個體差異,最大限度的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使游戲區域真正成為孩子們的學習成長的樂園!指導與評價幼兒園區域活動作為一種幼兒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活動形式,已成為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有效手段,特別對是小班幼兒來說,他們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區域活動無疑是更加適合他們的一種學習方式,在相對自由的區域空間里孩子們會形成比較寬松的心理氛圍,有利於他們學會與人交往,與同伴合作,同時更加有利於教師的有針對性的個別輔導,使每個孩子最大程度得到發展。但現實中,很多小班的孩子並不會玩區域游戲,他們只是擺弄著區域中的材料,教師對於小班孩子的游戲指導也很難,只會設置琳琅滿目的游戲區角來吸引幼兒。但是否區域的材料越多越好呢?教師的指導越細越好呢?區域游戲能否真正發揮作用,達到教師所期望的目標,關鍵還是要抓住兩個要素,那就是——活動區材料的投放是否恰當,教師的指導與評價是否到位。 活動區游戲材料的投放既重要又復雜,它的重要性體現在:如果缺少材料,就會影響區域活動的正常開展;復雜性體現在:材料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既要滿足幼兒的興趣探究,還要保證幼兒取得與教育目標一致的探究結果;《綱要》中指出,教師在幼兒區域游戲的過程中,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可見,教師的指導是否恰當是幼兒能否在活動區域中得到較好發展的關鍵,特別是對小班幼兒開展的有針對性的指導。作為幼教工作者,如何恰當地投放區域活動中的相關材料,給幼兒適當的指導,以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發展需求,是值得我們當前探討的一個重要問題。在多年的工作實踐中,我總結出以下一些粗淺的感受: 一、有目的性地投放和積累活動區材料,吸引幼兒積極參與。 區角活動的材料是操作的工具,探索的學具,是幼兒學習、游戲的物質基礎。提供什麼樣的材料就可以引發相應的活動,幼兒是在與材料的互動中積累各種經驗的。材料直接影響幼兒的活動質量,關繫到幼兒發展的速度和方向,在區域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根據小班幼兒的能力水平和興趣需要,在材料的投放方面,我們力求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投放活動區材料小班幼兒年齡小,缺乏以物代物的能力,需要依賴真實的玩具進行游戲。因此,在區域活動材料的提供上,我們盡量考慮它的真實性。如:「娃娃家」提供了模擬水果蔬菜、小沙發、煤氣灶、餐具等生活用具,營造一個自然、溫馨的家庭氛圍。又如:在「生活區」中,為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我們提供了真實、新穎、美觀、能吸引幼兒的各種兒童服飾,改變以往「學習為娃娃穿衣」為「學習為自己打扮」,幼兒在真實、有趣的穿衣活動中提高了自我服務的能力。並且充分挖掘材料的潛在性,不斷發現同一材料的多種玩法,如:在「小巧手」中,我們為幼兒提供了廢舊的「竹席片」,他們在游戲中發現了「竹席片」可以變成一塊塊好吃的「糖果」;一串串漂亮的「項鏈」;一幅幅神奇的圖案;一盤盤香噴噴的「排骨」…… 2、根據主題活動的目標投放活動區材料。 很多活動區角都是在實施主題活動的基礎上產生設置的,因此,在准備活動區操作材料時如能在結合主題活動開展,會最大限度的發揮區角活動的作用,使之成為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如在實施小班主題活動《春天裡的花》時,我們會及時地在美工區添設各種適合不同能力的幼兒來製作太陽花的不同材料,材料中可以體現幼兒的動手剪切、粘貼、繪畫等不同的方法。能力弱的幼兒可以直接進行粘貼或者塗色,稍強的幼兒可以裝飾花瓣或者花心,能力強的幼兒可以自己動手製作,從剪花瓣、花心到組合粘貼到裝飾花瓣或者花心。幼兒的裝飾可以是水彩筆繪畫,可以是皺紋紙粘貼,也可以是吸管、毛線等粘貼,各種各樣的材料可以讓幼兒充分發揮其想像力和創造力,吸引幼兒參與活動區活動。根據主題活動在活動區中投放相應的材料,可以加深幼兒在活動中的印象,鞏固幼兒所學到的知識,並以直觀的形象展現給幼兒,讓幼兒對自己所學知識有一個外觀的了解。 3、根據幼兒興趣投放活動區材料。 小班幼兒生活經驗少,與人交往的能力不強,活動區是幼兒學習和交往的自由天地,滿足幼兒的興趣需求。因此我們及時抓住幼兒的興趣,適時地投放各種材料滿足幼兒的需求,並根據幼兒的興趣不斷的更換材料。有段時間,孩子們對「醫院」游戲好像不是很感興趣,通過觀察,發現原來是「醫院」里的材料太少,就那麼幾樣,孩子們漸漸的沒興趣了,我們在區角里添加了一些消過毒的葯瓶子,並配上了醫用手套、針管、吊瓶及輸液管,並為幼兒提供白大褂和白帽子,這樣一來幼兒的興趣立刻高了,他們覺得自己真的變成了小醫生、小護士,為「病人」看起病來也象模象樣;還有一次布置教室時,我們粉刷了一些卷紙桶,塗上了黃色、綠色的顏色做牆面裝飾,在製作時,小朋友都圍著老師問東問西,「老師這是做什麼用的?」「老師,這是要玩的嗎?」「老師,這個像望遠鏡!」小朋友好像對這些卷紙桶非常的感興趣,於是,我們在美工區中投放了各種顏色的卷紙桶,讓幼兒能利用這些紙桶進行製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們利用紙桶和彩紙製作很多有趣的東西,祁海鵬小朋友做一隻可愛的小鳥,大宇小朋友作了小手槍,還有小話筒、太陽花等等,我們及時投放的材料得到了幼兒的認可,幼兒在活動中得到了發展。 二、注重活動區的指導與評價,形成有序的活動常規。 教師的指導在幼兒區域游戲中顯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對小班幼兒,是手把手的指導呢還是做個旁觀者呢?如果教師的指導過多就不利於孩子的多種能力的培養,而完全放手也就失去了指導的意義,小班孩子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失去教師的指導會讓他們在區域游戲中顯得無所適從。因此,我覺得,從區域活動所具有的自選性、自主性、小組活動,教育價值依託於操作材料、情境設置和相應的活動的特點來看,教師對小班孩子區域活動的指導更多的只能是以間接的方式來進行。 1、制定相應的游戲規則,讓幼兒「有法可依」。 由於區域活動的規則所承載的獨有的教育價值,如可以有機地將教育者的教育意圖滲透其中;可以在活動中起著組織、約束、調整幼兒活動行為,最大限度地保證幼兒的活動權利等方面的作用,這是保證區域活動有效地開展的重要前提。 在平時的區角活動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孩子們愛玩的區角里常常是人滿為患,沒玩到的幼兒很不高興,甚至會出現亂搗蛋的現象。有段時間,我發現小朋友們對搭建積木游戲的興趣日趨高漲,建構區成了孩子們爭相選擇的地方,沒參與的幼兒出現了爭搶玩具、追逐打鬧、破壞他人搭建作品等現象,常常使活動無法進行而被我們強行終止,幼兒的不良行為使我強烈地意識到要有規則。於是,我把孩子們在活動區中出現的一些不良行為以圖畫、照相或文字記錄下來,展示在黑板上讓幼兒觀察並進行討論:這樣玩好不好?我們應該怎麼玩?小朋友討論得非常熱烈,有的說:「要按腳印進區,腳印滿了就不能再進來」;有的說:「坐下來安靜的玩,不能大聲講話,這樣會

⑺ 用什麼游戲可以吸引托班幼兒喜歡進區角玩

托班幼兒剛入學,情緒非常不穩定,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開展教師預設的活動和集體活動宜少、宜短,教師應以個別教育為主。而幼兒園的區域活動正是一種幼兒自由選擇、自由探索、操作擺弄的自主活動,它不僅能夠讓教師去了解每一個孩子的興趣、發展水平、能力以及學習方式,照顧到幼兒的個體差異,更強調了幼兒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價值,使幼兒的天性得到滿足,潛能得以發揮。因此在孩子們入托一個月後,我們開始嘗試在托班展開區域活動,主要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創設豐富的區域環境,吸引托班幼兒,讓幼兒按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學習、發展。 一、區域活動的設置只有服務與主題活動才能激發幼兒興趣 區域活動是主題活動的一部分,離開主題,區域活動就沒有生命力。「動動小手」和「閱覽吧」是與主題聯系最密切的兩個區角。首先,我們在「動動小手」里投放了娃娃餵食、撕面條的活動內容和材料,讓區角成為他們的生活訓練區,在「閱覽吧」里投放了圖象豐富,色彩鮮明、趣味性強的圖書材料,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然後,根據主題內容的改變和幼兒的階段性興趣的特點,不斷更換和調整「動動小手」和「閱覽吧」里的活動內容和材料,如增添橡皮泥、粘粘紙、有關主題內容的圖片等材料。又如印章畫、手指點畫、手掌印畫等美術活動的實踐經驗活動後,我們看到孩子們對色彩的喜歡非常地迫切,於是活動延伸就自然地擺放到了我們立即為幼兒調整的玩色區中,提供紅、黃、藍、綠等顏料及印章、畫紙等材料,讓孩子自由選擇方式作畫,這樣既達到了活動的目的,又讓幼兒在活動中增加了同伴之間的友誼。如「綵帶」、「顏色寶寶的家」都是根據集體教學的需要滲入的。 二、區角材料的投放只有考慮到幼兒的年齡梯度及能力差異才能吸引幼兒 作為一名托班的幼兒教師應更多地通過日常觀察,及時發現孩子的能力發展水平和興趣點,隨時更換區角內容,這樣才能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因為區域活動關注的不是知識的本身價值,而是幼兒在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個性品質的發展。 在日常的觀察中,我們班曾出現這樣的情況。在生活區,裡面有一個「穿項鏈」的工作,我們提供了有較大孔的珠子和較硬較粗的塑料線讓幼兒學習「穿」的動作。剛開始時,孩子們就馬上被這些五顏六色的珠子和塑料線吸引了。我們班的婷婷最喜歡玩一些撕紙、穿珠這樣的游戲了,當在區角中出現了這個「穿項鏈」,她可開心了,常常在裡面玩的不願意出來。我發現她總能很快地穿好一條條漂亮的「項鏈」,和旁邊個別幼兒相比,她「穿」的能力的確比同伴強多了。同伴們很佩服她,所以完成自己任務的婷婷總在幫助同伴。但樂樂剛剛相反,他甚至還無法把塑料線對准珠子上的小孔,所以他的作品基本上都是老師、婷婷幫他完成的。 幾天後,我發現婷婷和樂樂都不太願意去「穿項鏈」了,有時輪到他們去,他們還滿臉的不樂意。我和他們分別進行了一次談話: 婷婷:以前喜歡,現在不太喜歡了。 婷婷:我都穿了好多次了,都是穿珠子,老是穿一樣的東西,不好玩。 婷婷:我還會穿吸管、穿小花、穿小鞭炮,媽媽給我買了很多小東西,可好玩了。 婷婷:願意啊! (和樂樂的對話) 樂樂:不喜歡。 樂樂:那個「項鏈」太難穿了,珠子上的洞洞那麼小,我穿不進去,小朋友都笑我,我不要去。 樂樂:好的。 分階段投放材料是比較常見的方法,這種方法首先便於教師的管理和指導,其次教師要求孩子達到的目標也非常明確。但由於幼兒的個體發展存在差異,在每個班級中我們總能發現某些幼兒的一方面能力要超出或低於同伴。如果在區角活動的材料提供中,教師只是提供一樣的材料,可能會限制孩子的發展水平。也就是說,活動材料的投放要有利於實施個別化教育,既要從本班整體水平和實際情況出發准備材料,又要根據每個幼兒的不同的發展水平準備相應的活動材料,使每個幼兒都有適合的、感興趣的活動材料,這樣的材料才是適宜幼兒的。 幾天後,我將四種不同難度的材料分置在四個籮筐中,同時放入了「生活區」。第一層次是一些粗粗、硬硬的吸管和女孩子綁頭發的毛絨皮筋;第二層次是彩色的珠子和細細的塑料線;第三層次是剪成一段段的小管子和塑料線;第四層次是有小小孔子的花和細細的塑料線。並告訴孩子們可以將自己穿好的「項鏈」掛起來展覽。改變後的「穿項鏈」更吸引孩子們了,無論是婷婷還是樂樂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材料,成功地做出自己的作品。而且我還發現,這些材料不僅僅滿足了不太會「穿」的幼兒,一些能力強、而且主觀意願較強的孩子還能按珠子、小花的顏色來穿出一條條漂亮的「項鏈」。 教師只有通過認真的、經常性的對幼兒進行觀察,正確評價幼兒的活動,包括幼兒的活動興趣、活動水平、發展需求等問題,並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以此調整自己投放材料的速度和廣度,不斷為幼兒提供更為適合他們年齡特徵和興趣特點的材料,才能夠引起並進一步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慾和探索願望,促進每個幼兒向更高的水平發展,並使能力水平不同的孩子在同類活動中都有自己的挑戰,都能獲得自己的成功! 三、區域活動的內容只有從孩子生活出發才能吸引幼兒 幼兒在進行區域活動時,從外部看,他們需要與環境、材料、同伴、教師互動,進行信息交換;從內部看,他們需要運用原有經驗同化新經驗,構建新認識等。只有這樣區域活動的價值才能有效體現。 托班幼兒剛離開父母,來到一個新鮮的環境,迫不及待地融入這個新的集體,如何讓幼兒與同伴們更和諧地交往呢?根據托班年齡段的幼兒喜歡獨自游戲,為提高幼兒間的交往能力,我們嘗試開設了「玩具城」這一區角,幼兒可以玩從家裡帶來玩具,資源共享。在區域活動前幾天,每天允許帶一件,並可以與同伴交換著玩,同時介紹自己的玩具的玩法。不僅提高了語言能力的發展而且增進了幼兒間的交往。同時在這個區域中我們還提供給幼兒許多沒有固定玩法、可以組合的材料,如七巧板、各種形狀的鏈條等。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相互合作、自由組合,做做玩玩。在孩子們的自主性活動中我們尋找到孩子身上的無數「閃光點」、孩子們無窮的想像力和創造性。 《娃娃家》可謂是區角里的重頭戲,考慮到每個幼兒的不同的生活經驗和實際發展水平,我們把創設了兩個不同特點的《娃娃家》,兩個《娃娃家》里的材料是根據班級幼兒的整體水平和實際情況出發的。在《娃娃家》一中,我們投放了簡單的娃娃餐具和娃娃,以及固定的娃娃傢具,在《娃娃家》二中,我們除了投放娃娃餐具和娃娃外,還投放了許多小衣服、小褲子、小鞋子、小襪子、裝飾打扮的飾品等等,將娃娃傢具改為活動式的。在活動時,讓幼兒自主選擇的同時,我們會根據幼兒能力的變化而改變他們娃娃家的一或二的選擇。材料是幼兒探索和學習的橋梁。我們努力將發展目標、活動內容、將期望幼兒獲得的經驗體現在所提供的材料之中,使幼兒通過操作主動獲取多方面的經驗。另外,在活動中密切關注幼兒的操作情況,並作好記錄,以便與及時的調整和更新。 每個幼兒發展水平都是不同的,應該利用好能力強的幼兒來帶動區角里的活動。每個班級里總會出現幾個能力冒尖的孩子,我們班也不例外。在幾次活動後,我們觀察發現,在娃娃家裡,凝凝小朋友玩得最像模象樣,而且還出現了合作的跡象。在圖書館里,昊昊小朋友的閱讀能力最強,他認識許多字,會斷斷絮絮地講故事。還有幾個小朋友能力也不錯。這些都是難能可貴的資源,我們應該妥善的加以利用。於是我們在進行區域活動時選他們為「媽媽」「管理員」「小組長」等頭銜,讓他們起到帶動幼兒游戲的作用,雖然他們

⑻ 請問什麼叫區角游戲

區角游戲是幼兒在游戲區(或稱活動角、活動區)中所進行的某種特定活動。區角游戲的區回域包括角色游答戲區、積木區、玩沙玩水區、語言圖書閱讀區、音樂表演游戲區、美工區、科學發現區、自然角、益智區、操作區等等。

開展區角活動能夠促進幼兒自主參與活動、自發地學習;增進幼兒、師生交流,培養幼兒交往能力;鍛煉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幼兒好奇好問的能力;增強幼兒的表現力,促進幼兒社會性的良好發展。

(8)兒童對區角游戲的興趣擴展閱讀:

常見的活動區角:

1、生活區:通過生活模仿性操作與練習,發展孩子編、系、扣、穿、夾等基本生活操作能力。

2、語言區:通過圖書、圖片、頭飾、手偶等的觀察、操作、拼擺等講述活動,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美工區:通過撕、貼、剪、畫、捏、做等美術操作表現活動,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及欣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4、科學區:通過各種科學小游戲及數學操作活動,從小培養幼兒對科學探索的興趣,發展幼兒數學能力和動手操作等能力。

5、建構區:利用積木、酸奶盒、易拉罐、紙盒、玉米瓤等進行的建構游戲活動,培養幼兒的空間知覺,發展幼兒的空間想像力、動手操作及交流合作能力。

⑼ 什麼是區角活動

是指幼教方面的區角游戲。涵義: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想像內,創造容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游戲。主要有:開心娃娃家、小小美發屋、娃娃超市、快樂美食城、快樂小吃吧等。


主要功能:是通過模仿各種社會活動,有助於幼兒學習各種社會性行為,發展交往能力,培養幼兒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拓展資料:

1、生活區:主要功能是通過各種生活模仿性操作與練習,發展孩子編、系、扣、穿、夾等基本生活操作能力。

2、語言區:主要功能是通過圖書、圖片、頭飾、手偶等的觀察、操作、拼擺等講述活動,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美工區:主要功能是通過撕、貼、剪、畫、捏、做等美術操作表現活動,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及欣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4、科學區:主要功能是通過各種科學小游戲及數學操作活動,從小培養幼兒對科學探索的興趣,發展幼兒數學能力和動手操作等能力。

5、建構區:主要功能是利用積木、酸奶盒、易拉罐、紙盒、玉米瓤等進行的建構游戲活動,培養幼兒的空間知覺,發展幼兒的空間想像力、動手操作及交流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