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幼兒益智 » 幼兒角色游戲分三類
擴展閱讀
天成解說一個人的游戲 2021-03-16 21:51:02
打游戲什麼牌子顯卡好 2021-03-16 21:51:00

幼兒角色游戲分三類

發布時間: 2021-03-16 21:08:04

① 幼兒角色游戲的類型。有哪些

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 在很多家長的概念中,上學就等於上課。對於幼兒園里的回「游戲」直呼看不懂:老答師就這么讓孩子玩,豈不是太輕鬆了!讓孩子隨便玩就是學習?其實,游戲是幼兒園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游戲是幼兒園基本活動」,因為游戲是孩子學習的主要方

② 簡述學前教育機構常見幼兒游戲分類

一、 幼兒園游戲分類的幾種形式
(一) 創造性游戲和有規則游戲
此類游戲的分類受蘇聯的影響較大,它便於教師了解游戲的教育作用,可以根據需要選用。這是目前我國廣大幼教工作者一致公認的分類方法。但容易給幼兒園游戲的開展帶來誤區。
(二) 主動性游戲和被動性游戲朱鄧麗娟等:《幼兒游戲》(上冊),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121頁。
1 主動性游戲兒童除了需要智力活動外,更需要運用肢體、肌肉的活動去進行游戲,兒童可以自由控制游戲的速度,也可以按自己的意願來決定游戲的形式,如繪畫、手工、玩積木、玩玩具、角色游戲、玩沙、玩水、唱歌。根據不同的游戲方式,主動性游戲可以再分為以下四種:
(1) 操作性游戲:運用四肢大小肌肉的活動來進行的游戲。大肌肉活動,如需手腳協調的攀、爬、拋、捉等動作;小肌肉活動,如推拉玩具、搓油泥、拼圖等,需運用手腕、手掌、手指等才能進行。
(2) 建造性游戲:兒童利用大小積木或拼插玩具來製作房屋、橋梁或其他物品。
(3) 創作性游戲:需要兒童用心去創作、運用簡單的材料製作物品,以表達其創作力。一切美工活動、玩沙、玩水游戲均屬於此類。
(4) 想像性游戲:利用現有的物件或玩具,憑自己的想像力來進行想像性的扮演角色的游戲。
2 被動性游戲屬於較靜態的活動,兒童只需觀看、聆聽或欣賞,而不需進行體力活動,如看圖書、聽故事、看錄像、聽音樂等都屬於靜態接受信息的活動。
(三) 手段性游戲和目的性游戲宮再英:《幼兒園自選游戲成果發布會》,《學前教育》,1996年第3期。
手段性游戲是指以游戲的方式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即教學游戲化。
目的性游戲是指為兒童提供為玩而玩、獲得游戲性體驗的條件。
此兩類游戲的分類各有其獨特的意義。手段性游戲把游戲作為教育教學的手段,教師的控製程度較大,而兒童卻不能完全依自己的願望自主地游戲。而目的性游戲則注重遊戲活動本身,幼兒可以主動支配自由的行為,自由參加游戲。使兒童在活動過程中體驗快樂並使個性、情緒及社會性方面得到發展,這種真正意義上的兒童游戲在實踐中由於教師缺乏操作性的指導,致使游戲流於形式。
(四) 游戲的三維度分類法
方展畫(1990)方展畫:《幼兒游戲的類型》,《幼兒教育》,1990年第12期。提出應從三個維度來對游戲進行分類,這三個維度包括:個體--社會維度、生理--心理維度、認知--情緒維度;其中又分為五類:滿足型游戲、適應型游戲、運動型游戲、認知型游戲、情感型游戲。

③ 幼兒游戲的分類

喜歡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在幼兒園里游戲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在教育教學中游戲可以分為很多種。
從場地上可以分為:室內游戲和戶外游戲
從活動程度上可以分為:活動性游戲和安靜性游戲
從使用器械上可以分為:器械類游戲和非器械類游戲
從參加人數上可以分為:集體游戲、分組游戲和個人游戲

我國的游戲基本分為:角色游戲、結構游戲、表演游戲,智力游戲、體育游戲、音樂游戲、語言游戲、綜合游戲。

④ 皮亞傑依據兒童認知的發展將兒童游戲分為了哪三類每一類游戲的主要特點是什

J.皮亞傑關於認知發展的理論。他把認知發展分為4個大的階段,在每一大階段下又再劃分出若干小的階段。第一階段為感覺運動階段。從出生到約2歲。這一階段的兒童只能依靠自己的肌肉動作和感覺應付外界事物。這一階段又再分為6個小階段:①從出生到1個月。此時,嬰兒尚不能覺察周圍的東西,甚至不能覺察自己的存在,分不清物與我,缺乏自我意識。②1~4個月。這時,嬰兒的動作變得較協調了,但還不能擺弄外物。③4~10個月。此時,嬰兒視覺與抓握動作協調起來。開始會擺弄身旁的東西。9~10個月的嬰兒知道東西離開了自己的視野仍然存在。④10~12個月。此時,行為已有目的,開始能預料行為的效果。⑤12~18個月。嬰兒對不同的物體,會作略為不同的動作,看會出現什麼結果。⑥18~24個月。嬰兒在行動之前,能在頭腦中思考動作,尋找解決問題的新方法。第二階段為前運算階段。約2~7歲。這一時期的幼兒只能以表象進行思維,他們的思維是表面的、原始的和混亂的。前運算階段又可分為兩個時期:①前概念期,約2~4歲。此期以出現符號功能和模仿為特點。②直覺思維期,約4~7歲。幼兒主要對事物的表面現象作出反映,只會從一特殊情況推到另一特殊情況,並將無關的事情說成有因果關系。自我中心思想是這一階段的突出特點。第三階段為具體運算階段。約7~11歲,在這一階段,兒童形成了初步的運算結構,出現了邏輯思維。但思維還直接與具體事物相聯系,離不開具體經驗,還缺乏概括的能力,抽象推理尚未發展,不能進行命題運算。這一階段兒童發展了「去中心化」,即只站在自己角度看問題的自我中心思想逐漸消失。此時兒童不僅能集中注意情況或問題的一個方面,還能注意幾個方面;不僅能注意事物的靜止狀態,還能看到動態的轉變;還能逆轉思維的方向。第四階段為形式運算階段。約自11、12歲開始,到這一階段,個體形成了完整的認知結構系統,能進行形式命題思維,智力發展趨於成熟。皮亞傑起初認為形式運算的智力發展約在15歲完成。後來,1972年修正了原來的看法,認為正常的人不遲於15~20歲達到形式運算階段。

⑤ 幼兒園游戲分為哪幾類

我國幼教界在學習和借鑒國外游戲理論的基礎上,在實踐中形成了幼兒園實用的游戲分類。 一、 幼兒園游戲分類的幾種形式 (一) 創造性游戲和有規則游戲 此類游戲的分類受蘇聯的影響較大,它便於教師了解游戲的教育作用,可以根據需要選用。這是目前我國廣大幼教工作者一致公認的分類方法。但容易給幼兒園游戲的開展帶來誤區。 (二) 主動性游戲和被動性游戲朱鄧麗娟等:《幼兒游戲》(上冊),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121頁。 1 主動性游戲兒童除了需要智力活動外,更需要運用肢體、肌肉的活動去進行游戲,兒童可以自由控制游戲的速度,也可以按自己的意願來決定游戲的形式,如繪畫、手工、玩積木、玩玩具、角色游戲、玩沙、玩水、唱歌。根據不同的游戲方式,主動性游戲可以再分為以下四種: (1) 操作性游戲:運用四肢大小肌肉的活動來進行的游戲。大肌肉活動,如需手腳協調的攀、爬、拋、捉等動作;小肌肉活動,如推拉玩具、搓油泥、拼圖等,需運用手腕、手掌、手指等才能進行。 (2) 建造性游戲:兒童利用大小積木或拼插玩具來製作房屋、橋梁或其他物品。 (3) 創作性游戲:需要兒童用心去創作、運用簡單的材料製作物品,以表達其創作力。一切美工活動、玩沙、玩水游戲均屬於此類。 (4) 想像性游戲:利用現有的物件或玩具,憑自己的想像力來進行想像性的扮演角色的游戲。 2 被動性游戲屬於較靜態的活動,兒童只需觀看、聆聽或欣賞,而不需進行體力活動,如看圖書、聽故事、看錄像、聽音樂等都屬於靜態接受信息的活動。 (三) 手段性游戲和目的性游戲宮再英:《幼兒園自選游戲成果發布會》,《學前教育》,1996年第3期。 手段性游戲是指以游戲的方式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即教學游戲化。 目的性游戲是指為兒童提供為玩而玩、獲得游戲性體驗的條件。 此兩類游戲的分類各有其獨特的意義。手段性游戲把游戲作為教育教學的手段,教師的控製程度較大,而兒童卻不能完全依自己的願望自主地游戲。而目的性游戲則注重遊戲活動本身,幼兒可以主動支配自由的行為,自由參加游戲。使兒童在活動過程中體驗快樂並使個性、情緒及社會性方面得到發展,這種真正意義上的兒童游戲在實踐中由於教師缺乏操作性的指導,致使游戲流於形式。 (四) 游戲的三維度分類法 方展畫(1990)方展畫:《幼兒游戲的類型》,《幼兒教育》,1990年第12期。提出應從三個維度來對游戲進行分類,這三個維度包括:個體——社會維度、生理——心理維度、認知——情緒維度;其中又分為五類:滿足型游戲、適應型游戲、運動型游戲、認知型游戲、情感型游戲。

⑥ 兒童游戲認識分為哪幾類請舉三個例子

兒童通過游戲活動和教育走上一個更為成熟的人生台階。游戲所具有的能量,即其開發兒童內部因固有的發展潛力及其所具有的身心治療的效果是非常巨大的。兒童通過游戲活動在現實和想像的空間中往來,體驗到各種新鮮的感受,學習到各種新的知識,構建起自我身心發展的「里程碑」 著名心理學家比拉將兒童游戲分為四類: 一、機能性游戲。著重於兒童身體機能的發展。包括手足運動,如跳舞、捉迷藏、跳繩等,口耳運動,如唱兒歌、講故事等 二、體驗性游戲。形式是虛擬在現實生活中不能實現的事,一般是通過兒童的想像、操作來進行。如玩娃娃、過家家。 三、獲得性游戲。是一種藝術性游戲,可使兒童的藝術能力得到發展,如聽故事、看書、看動畫、演戲、。 四、創造性游戲。在成人的指導下,由兒童自已動手進行創造。如工藝品製作、剪紙、玩拼圖、搭積木。

⑦ 幼兒園游戲分為哪幾類

游戲分為認知和教育作用兩大類。游戲的認知分類又分為:感覺運動游戲、象徵性游戲、規則游戲。它能促進幼兒的認知能力,幼兒的認識是從感知開始的。在幼兒生活中,再也沒有任何其他活動能比他們在游戲中獲得的感知更加深刻的了。游戲的教育作用分類又可以分為: ①角色游戲:在角色游戲中,可促進幼兒想像力與思維能力的發展,使幼兒按照自己的意願,以模仿和想像為主要形式。在游戲中,幼兒常說:「你假裝是爸爸」,「我是老師」,幼兒展開想像的翅膀在自己創造的世界中遨遊。藉助真實或替代材料,通過扮演角色,運用語言、動作、表情等創造性地再現周圍社會生活的游戲。例如,把積木當作餅干,把椅子當汽車,幼兒當爸爸、當老師、當孩子等。幼兒能脫離真實情景和物體的直接信號刺激,進入假設想像的世界。同時又能意識到真實的世界,這標志著幼兒思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②結構游戲:結構游戲是一種具有創造意義的游戲,也是一種造型藝術活動。它的材料色彩鮮艷,形狀各異,游戲形式多樣,深受幼兒的喜愛。同時,愉快的結構活動能促使幼兒身心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如:學會物件用完後歸放原處、學會保持周圍環境的整潔、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學會合作、學會協商等等。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而良好的行為習慣有時順利進行結構游戲的保證。 ③表演游戲:也稱戲劇游戲,是深受幼兒喜愛的一種活動,它是幼兒園游戲活動的一種重要游戲類型,幼兒根據現成的教材,共同製作道具、布置情景,共同協商角色進行表演,充分體現了交流、合作的樂趣。在游戲中,不但滿足了幼兒的表演願望,並能學習一些優美的語言,體會一些積極的情感,明了一些生活中的道理,而且潛移默化地使幼兒養成了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為每個發展水平不同的幼兒提供了表現的機會和場所,是按照故事、童話中的角色情節和語言進行創造性表演的游戲。

⑧ 幼兒園游戲的類型有哪些它們的概念和特點是分別什麼

一、 幼兒園游戲分類的幾種形式 (一) 創造性游戲和有規則游戲 此類游戲的分類受蘇聯的影響較大,它便於教師了解游戲的教育作用,可以根據需要選用。這是目前我國廣大幼教工作者一致公認的分類方法。但容易給幼兒園游戲的開展帶來誤區。 (二) 主動性游戲和被動性游戲朱鄧麗娟等:《幼兒游戲》(上冊),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121頁。 1 主動性游戲兒童除了需要智力活動外,更需要運用肢體、肌肉的活動去進行游戲,兒童可以自由控制游戲的速度,也可以按自己的意願來決定游戲的形式,如繪畫、手工、玩積木、玩玩具、角色游戲、玩沙、玩水、唱歌。根據不同的游戲方式,主動性游戲可以再分為以下四種: (1) 操作性游戲:運用四肢大小肌肉的活動來進行的游戲。大肌肉活動,如需手腳協調的攀、爬、拋、捉等動作;小肌肉活動,如推拉玩具、搓油泥、拼圖等,需運用手腕、手掌、手指等才能進行。 (2) 建造性游戲:兒童利用大小積木或拼插玩具來製作房屋、橋梁或其他物品。 (3) 創作性游戲:需要兒童用心去創作、運用簡單的材料製作物品,以表達其創作力。一切美工活動、玩沙、玩水游戲均屬於此類。 (4) 想像性游戲:利用現有的物件或玩具,憑自己的想像力來進行想像性的扮演角色的游戲。 2 被動性游戲屬於較靜態的活動,兒童只需觀看、聆聽或欣賞,而不需進行體力活動,如看圖書、聽故事、看錄像、聽音樂等都屬於靜態接受信息的活動。 (三) 手段性游戲和目的性游戲宮再英:《幼兒園自選游戲成果發布會》,《學前教育》,1996年第3期。 手段性游戲是指以游戲的方式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即教學游戲化。 目的性游戲是指為兒童提供為玩而玩、獲得游戲性體驗的條件。 此兩類游戲的分類各有其獨特的意義。手段性游戲把游戲作為教育教學的手段,教師的控製程度較大,而兒童卻不能完全依自己的願望自主地游戲。而目的性游戲則注重遊戲活動本身,幼兒可以主動支配自由的行為,自由參加游戲。使兒童在活動過程中體驗快樂並使個性、情緒及社會性方面得到發展,這種真正意義上的兒童游戲在實踐中由於教師缺乏操作性的指導,致使游戲流於形式。 (四) 游戲的三維度分類法 方展畫(1990)方展畫:《幼兒游戲的類型》,《幼兒教育》,1990年第12期。提出應從三個維度來對游戲進行分類,這三個維度包括:個體--社會維度、生理--心理維度、認知--情緒維度;其中又分為五類:滿足型游戲、適應型游戲、運動型游戲、認知型游戲、情感型游戲。

⑨ 依據學前兒童游戲的認識分類,可將游戲劃分為有哪些

學前兒童的游戲是多種多樣的,按照游戲的目的性分類,幼兒游戲主要有創造性游戲、教學游戲和活動性游戲。

1、創造性游戲。創造性游戲是指兒童以想像為中心,主動地、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游戲。是學前期兒童典型的、特有的游戲,目的是發展兒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包括角色游戲、結構游戲和表演游戲等。




(9)幼兒角色游戲分三類擴展閱讀:

創造性游戲如:

1、角色游戲:指兒童通過扮演角色,藉助模仿和想像,創造性地反映周圍的生活。

2、結構游戲:指兒童通過各種物品,如積木、沙、石、泥土等材料建造各種各樣的東西,發展兒童的創造性才能。

3、表演游戲:讓兒童按照各種故事中的內容,情節,角色來表演節目,如唱歌,跳舞,戲劇。

⑩ 幼兒園規則游戲包括哪三大類

滑滑梯,蹺蹺板,跳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