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幼兒益智 » 游戲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擴展閱讀
天成解說一個人的游戲 2021-03-16 21:51:02
打游戲什麼牌子顯卡好 2021-03-16 21:51:00

游戲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發布時間: 2021-03-16 03:23:47

⑴ 簡述幼兒角色游戲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社會性是指進行社會交往、建立人際關系,掌握和遵守行為准則以及控制自身行為的心理特性。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生活經驗的不斷豐富,他們已不滿足於簡單的動作模仿了,而是喜歡扮演各種游戲角色,反映周圍現實生活從中得到樂趣,並在與他人的交往中逐漸發展了其社會性。 幼兒喜歡的角色游戲有兩個基本特點:一是幼兒獨立自...主的活動;二是游戲中離不開想像。幼兒游戲的主題、情節以及玩具等都是自行選擇、設定的。在游戲中幼兒通過想像扮演各種角色,如爸爸、娃娃、司機、醫生等來反映現實生活,游戲中具有真實性也有虛構性。角色游戲中幾乎都是幼兒與同伴的交往,這就決定了角色游戲對幼兒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意義。幼兒在角色游戲中與同伴的交往程度直接反映了幼兒社會性水平的高低。心理學家帕頓曾研究發現,幼兒進行合作游戲,(角色游戲為其中一種)是社會性水平發展較高的標志。也就是說幼兒的角色游戲開展得越好就表明幼兒的社會性水平越高,愈能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角色游戲對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性表現在: 首先,角色游戲有利於幼兒學習社交技能和策略,培養幼兒積極的社會行為。 在角色游戲中,幼兒發出的社交行為如微笑、請求、邀請等很常見。幼兒再游戲中不斷練習鞏固自己已有的社交經驗。如一個幼兒賣燒烤,開始時只埋頭做,結果沒人買。老師見了以顧客身份參與游戲,問他:「你賣的是什麼東西呀?」老師試著嘗了一口說:「好吃。」這話給了幼兒鼓勵,老師接著說:「我來幫你賣吧!」然後老師就吆喝起來。這個幼兒就試著跟老師叫賣,不一會兒就吸引了許多幼兒 來買。幼兒掌握社交技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幼兒通過觀察、模仿、學習並逐步運用掌握,幼兒對於別人的請求等也能做出積極的反應,形成積極的社會行為。 其次,角色游戲有利於幼兒認識水平的提高,促進其社會性的發展。每個幼兒都有不同的特點,他們的知識經驗、能力也不同,因此在社會交往中所做出的表現各不相同,存在差異。當幼兒進行角色游戲時,同伴間相互模仿、學習,擴充了自己的知識,從而提高認識水平。如兩個幼兒的媽媽分別在醫院和飯店上班,他們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經驗、社交環境使其認識也各不相同。當 他們在交往時,就相互學習借鑒,交流經驗,提高認知水平。開展角色游戲成了提高幼兒認知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當幼兒認知水平達到一定程度時,就學會了對事物作客觀評價,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來看待事物。正確的認知水平評價有利於幼兒形成積極的社會行為,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第三,角色游戲行為習慣奠定重要的基礎。幼兒在角色游戲中通過交往,認知水平的提高, 自控能力的加強以及初步的辨別是非的能力使他們懂得同情、、關心並幫助他人,對於不好的行為習慣也能相互指出、糾正。幼兒到大班後,同伴間基本能共同商量角色、玩具分配,而不會用攻擊性行為達到自己的目的。同伴間會互相謙讓。可見角色游戲有利於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角色游戲對於幼兒社會性發展有不可忽視的作用,那麼該如何組織開展角色游戲,促進幼兒社會性迅速、全面的發展呢? 第 一、幫助積累經驗,幼兒知識經驗越多,想像越豐富,游戲的內容也就越新穎、有趣。幼兒知識經驗的傳授者主要是教師和父母,教師除了傳授知識外還組織幼兒參觀、遊玩,但這些活動是有限制的,而父母則不同,可以根據條件讓幼兒參與各種社會活動,接觸范圍更大,更有利於開拓其視野,豐富其知識。角色游戲的開展為幼兒提供了一個知識經驗 相互交流學習的機會,有利於促進幼兒經驗的積累,認知水平的提高。一般來說,幼兒明辨是非的能力差,在積累經驗的過程中難免全盤吸收,這就需要教師與家長的正確引導。 在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時,不要只注意「物」,更要注意「人」。角色游戲反映的主要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因而在帶孩子參觀時,要注意引導幼兒觀察人的分工合作關系。這時於幼兒在開展游戲中學會了分配角色、協調同伴間關系有很大影響,對於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也有很大的影響。 第 二、創設良好環境,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開展角色游戲。良好的環境包括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幼兒游戲中的社會環境主要是指教師布置的環境、材料的投放。教師所選的材料首先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如小班幼兒愛玩娃娃家的游戲,而到了大班就不適合了。其次,材料的投放種類豐富,不一定要形象、逼真的。材料簡單,可以充分發揮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以物代 物、一物多用。如果提供的材料是現成的,分工非常細,幼兒就不需要協商討論,更不需要想像與創造,那麼孩子就不感興趣,材料就成了擺設。再次,定期增添或更換部分材料,吸引幼兒興趣。在幼兒熟悉的游戲環境中加入新材料,往往會對幼兒所熟悉的情節形成挑戰,促使幼兒嘗試新的玩法,發展出新的情節。如在 「娃娃家」放一支筆,會使「媽媽」教娃娃畫畫,放上牙膏、牙刷,會讓「父母」 提醒「娃娃」刷牙,保護牙齒健康。材料的投放可以是逐漸增加,變換的,不要一步到位,這樣就限定了游戲情節。利用自然環境開展角色游戲也是有許多的優點。一是活動范圍擴大,幼兒可以大膽的游戲而不受場地限制。幼兒可以充分發揮想像力、創造力。二是可以就地取材,以物代物, 變廢為利。游戲中樹葉可以當餐具,小草做菜,泥土做糧食„„。 三是可以減少幼兒間的矛盾糾紛。幼兒可以按意願結伴遊戲,司機、警察等,可以請幾個幼兒扮演餐廳、醫院可以設好幾個,這樣避免了因場地窄而引起的糾紛。 第三,教師認真觀察游戲,適時以角色身份參與游戲,促進幼兒游戲情節的開展。 在游戲中教師先觀察幼兒游戲情節的發展情況,如果情節簡單,應考慮如何豐富幼兒這反面的經驗。然後觀察幼兒的行為習慣是否正確。如有的幼兒用手拿東西「吃」,「司機」開車到處跑,不遵守交通規則,這些都需要教師糾正。 幼兒特別喜歡教師跟他們一起玩,教師參與游戲時,幼兒非常興奮。幼兒在角 色游戲中遇到困難,教師要鼓勵幼兒自己解決問題。如在一次游戲中,司機開了很久的車都沒有乘客。教師看見了,就當乘客乘車並問:「這車的售票員呢?」兒回答生病了,老師說:「我來幫你賣票怎麼樣?」幼兒高興地答應了。其他幼兒 看見了,紛紛乘車,司機開車特別帶勁兒。幼兒在角色游戲中各有分工但有相互協調配合,教師要鼓勵得到鍛煉與發展,為幼兒以後的社交提供必要的准備。 第四,讓幼兒愉快地結束游戲,教師應該進行簡單講評。要使幼兒愉快地結束游戲, 就需要教師掌握時機,即在幼兒游戲興致尚存的時候結束游戲讓幼兒還盼著下次的游戲。收拾整理材料是結束游戲的主要內容。好 的結束可以培養幼兒愛惜玩具,做事有始有終。游戲結束後應進行簡單的講評。 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游戲得失,更有利於促進下次游戲的開展。 總之,角色游戲的價值重在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使幼兒逐漸掌握社會行為規范和道德准則,學習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為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提供有利的學習環境。角色游戲材料的使用、角色選擇的范圍、角色扮演技能、游戲時間、互動行為和語言溝通6個方面是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的直接表現,這些反映了幼兒社會性發展水平的高低。教師只有組織好幼兒角色游戲的開展,才能更好地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⑵ 如何在游戲中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社會性是指人們進行社會交往,建立人際關系、理解、掌握和遵守社會行為准則,以及控制自身行為的心理特徵。幼兒階段是兒童社會性發展的關鍵期:2-4歲是兒童秩序性發展的關鍵期,3-5歲是幼兒自我控制發展的關鍵期,4歲是幼兒同伴交往發展的關鍵期,5歲是幼兒由生理性需要向社會性需要發展的關鍵期。游戲是幼兒活動的主要形式,著名教育學家陳鶴琴說過:「游戲是孩子的生命,游戲是孩子獲取知識的基本活動形式。」在幼兒社會性發展中游戲起著重要作用,如果我們抓住其生理、心理上的敏感期,提供孩子適當的游戲環境,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游戲能為幼兒提供社會交往的機會,發展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幼兒生性不甘寂寞,愛與同伴遊戲。游戲中有四類孩子:受人尊敬的「人氣王」;順從、隨和的服從人;不受歡迎又受嫌棄的孤立人;因霸道而遭排斥的兒童人。游戲能使幼兒擺脫「自我中心」,促進親社會行為的發展,因為同伴交往需要合作、分享、謙讓、同情、助人、寬容等親社會行為。很多游戲,都需要幼兒合作來完成,如在玩《娃娃家》時,有的當媽媽,有的當爸爸,有的當孩子,組成了一家人,在一起快樂的玩耍,這時,另一個孩子也想到娃娃家去玩,只好問他們的「家長」說:「我當你們家的客人行嗎?」得到允許後,於是他們玩起了歡「迎你到我家來做客」的聯合游戲,你給客人倒水,他給客人搬椅子;媽媽、爸爸問寒問暖;我給客人拿書看;模仿現實生活中的活動,孩子們玩得可高興了。

在建構區,「你搶我的玩具」,「我沒有大插片」,「我想……」孩子間的爭吵時有發生,教師不要只做高高在上的大法官,應去做孩子們的玩伴:「我們一起插個大花籃吧!」「你們兩個剪子包袱錘,誰贏了給誰。」去參觀、郊遊時,鼓勵孩子去問路,提醒孩子注意說話的語氣,讓孩子到現實生活中去體驗交往。在醫院,鼓勵孩子自己與醫生交流,回答醫生的詢問,表述自己的病情;在超市,讓孩子主動與售貨員交往,詢問價格,了解商品等等,誰不喜歡交往,就鼓勵其他孩子主動與他交往,讓他產生安全感,再逐漸鼓勵孩子和小朋友交往,體驗交往的樂趣。讓孩子與玩伴遊戲,與比他大的孩子一起玩,可以學習大孩子的為人處事方法;與比他小的孩子一起玩,可以給他一次當哥哥姐姐的機會,讓他學會關心照顧他人,讓孩子體驗待別人好,別人也會待自己好;攻擊、侵犯別人,別人就不會喜歡自己,促使幼兒重新調整已有的觀念以適應、了解他人的觀點,逐漸學會了各種社會交往技巧,包括合作性與競爭性技巧,形成友愛、合作等良好行為習慣,促進孩子社會交往能力的良好發展。

游戲使幼兒學習社會角色,掌握親社會性行為規范

社會猶如一個大舞台,每個人都是社會舞台中的不同角色,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按照社會的要求和自我的選擇,承擔著一定的社會職位。由於幼兒身心發展水平的制約,還無法真正扮演社會角色,參與社會生活,但在社會性教育活動中可以通過角色扮演去讓幼兒模擬社會生活,預演一些角色,使幼兒在扮演中感知社會角色及其規則、角色之間的關系,從而豐富幼兒的社會認知,強化社會情感,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要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品質,只靠成人的說教效果不會太明顯,而讓幼兒在無拘無束的游戲中懂得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能判斷是非、善惡、美醜、好壞,效果會很明顯。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很少能想到主動地去關心別人,只知道別人照顧自己、關心自己是應該的,而在「娃娃家」里,「爸爸」「媽媽」會自覺地關心照顧自己的孩子:給寶寶做飯,送寶寶上幼兒園;寶寶生病了,「爸爸」「媽媽」急得團團轉,一會兒找「大夫」,一會兒摸摸寶寶的頭,一會兒給寶寶倒水、喝葯,還不住地說:「你真勇敢,頭燒得燙手,不哭也不鬧,真是個懂事的乖孩子。」寧寧在發燒痊癒後返園的第一天,媽媽就拉著我的手說:「寧寧生病的時候可乖了,不哭也不鬧,打針時醫生都表揚他懂事、很勇敢,問他怎麼變得這么棒,他說在娃娃家裡都這樣。」在游戲中,幼兒學會了關心、幫助別人,並體驗到幫助、關心別人的快樂。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幼兒能主動使用禮貌用語,而大部分幼兒是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然而在游戲中,去「娃娃家」做客,會主動敲門,「小主人」也是熱情款待:你好!請進,請坐,請吃水果;玩具一起玩;不小心碰了頭,都爭著說「對不起,撞疼了吧?」「沒關系,我很勇敢!」客人要走了,會主動說:「謝謝你,我在你家玩得很快樂!再見」,「再見,歡迎你下次再來!」這樣讓孩子體驗到禮貌用語給人帶來的愉快,在日常生活中也學會了主動使用禮貌用語。農村的環境所限,孩子的衛生習慣不是很好:大多數孩子不洗手臉,衣服上不是泥,就是污垢,家長農活兒忙,也懶得管。我們通過鏡子游戲,讓孩子在洗手、洗臉、梳頭前後照鏡子觀察自己的變化,還結合兒歌《洗手歌》、詩歌〈〈小朋友愛清潔〉〉、故事〈〈小豬變干凈了〉〉和〈〈我的自畫像〉〉等一系列游戲活動培養孩子愛清潔講衛生的習慣,蒙蒙的奶奶笑著說:「俺蒙蒙在家裡老嫌爺爺手不幹凈,還教他怎麼洗手照鏡子。」在幼兒園生活里,孩子最喜歡做的就是角色游戲,他們將他們所看過的喜歡的角色都往自己的頭上套,「媽媽」「爸爸」「醫生」「有病的孩子」等,他們不用角色分配而發愁,因為總有適合的孩子去擔當需要的角色,他們通過角色扮演來實現與別人的比較和溝通,通過概括他人的觀點,調整自己的行為,逐漸將社會要求與社會模式轉化為個人的價值觀,納入自我概念中,承擔各種社會職責,學習各種社會規范、行為准則,這樣幼兒就會逐漸養成遵守一定規則的行為習慣,逐漸形成自控能力。

游戲能鍛煉幼兒意志,培養幼兒的競爭精神和規則意識

意志是個性的重要構成因素,在現實生活中行動的果斷性,對無意義行為的自我控制能力、遵守規則、克服困難等意志品質是幼兒社會性構成的重要方面。幼兒年齡較小,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對於集體中需要遵守的一些常規難以接受和適應,如果把規則融入到游戲中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構區活動過後,玩具扔了一地,我就組織幼兒進行「撿豆」比賽,幼兒拾起玩具,我又趁勢對幼兒講:「這樣多好,玩具都回到自己的家裡,並與幼兒一起制定了一條規則:玩玩具後要放回玩具架,並且要愛惜玩具,做玩具的好朋友。有一次,轉椅旁邊聚了好多小朋友,都想坐轉椅,金元小朋友提議:「我們來賣票吧。」於是徐銳取了紙,把它撕成長條,賣給要坐轉椅的幼兒,一次賣給六個,他們坐上正好坐滿,其餘的幼兒就等著下一輪再買票上轉椅,幼兒在游戲中認可規則的作用,主動、自覺地遵守規則,逐漸從「知道」到「做到」。

在小狗隊與小貓隊的30米接力賽中,每個隊員必須盡力爭取才能獲勝,才不會趴在地上學動物叫或爬。在「巨鳥」游戲中,作為翅膀的孟雪掉了鞋子,赤腳跑到終點,小組獲勝,而另一組卻因「尾巴」的「折斷」而被淘汰。在娃娃家中,角色應當由孩子自己分配:你當「媽媽」,我也當「媽媽」;你當「老師」,我也當「老師」,這時,有人會提議競選:比一比哪個媽媽更會照顧家,照顧寶寶,哪個老師更會組織孩子上課、妥善處理上課、游戲以及小朋友之間的矛盾、沖突,使當選的孩子讓大家心服口服;如果競選失敗,我會引導孩子多掌握一些處理事情的辦法,下次再競選。通過游戲讓孩子明白:二十一世紀是競爭的時代,只有競爭才能生存,才能適應現代的生活。

游戲有助於幼兒克服自我中心化,學會理解他人

自我主要指自己對自己的認識、評價和控制。發展自我就是讓幼兒在成人的指導下,在與周圍人們的交往活動中,逐漸認識到自我的存在,認識到自己的生理特徵和主體力量,認識到人我、物我關系以及自己在集體中的地位與作用等。這是幼兒的自尊心、自信心、進取心以及一切積極個性特徵形成的基礎。在游戲過程中,幼兒之間難免會發生各種各樣的矛盾和沖突,如建構區的孩子經常會為一盆玩具爭得面紅耳赤,「娃娃家」會為做「爸爸」或是「媽媽」還是「寶寶」角色而停止游戲等等,為了使游戲能繼續進行,幼兒會試著去認識和理解同伴的想法,學著去處理與協調同伴之間的關系:有時需要幾個同伴來完成某項作品,他們會用商量的口吻請求夥伴和自己一起玩,帶新穎的玩具去吸引夥伴和自己一起玩,以交換物品、看書、講故事等方式來引起夥伴的關注,然後協調合作。有時因材料不夠用,也會相互商量、討論、合作,共同解決材料問題。有時會請同伴來欣賞自己的作品,共同分享其中的快樂,陶醉於幸福之中。在游戲中,孩子們學會了物件用完以後歸放原處,學會了保持周圍環境的整潔,學會尊重他人的結構成果,學會合作,知道要愛護玩具及各種活動材料等等,游戲幫助幼兒學會遵守規則,履行集體一致的要求,由於規則是公正的,幼兒受到規則的約束,便會逐步擺脫以自我為中心。

正如馬卡連卡所說:「未來的活動家,首先是在游戲中培養起來的。」可見,游戲對幼兒社會性發展的作用不可低估,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更應以高度的使命感,結合幼兒教育的特點,左右而全面發展的啟蒙者、引導者和促進者。

⑶ 簡述游戲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角色抄游戲是幼兒通過模仿和想襲象、角色扮演,創造性地反映周圍現實社會生活的一種游戲。它與幼兒社會性發展的關系極為密切,作為幼兒喜愛的游戲活動之一,角色游戲因具有幫助幼兒的去自我中心、促進與人合作、豐富情感體驗等價值與作用,對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的作用意義重大。

⑷ 游戲對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有何作用

眾所周知「幼兒期是游戲期」,學齡前的兒童對於模擬成人活動、反映他熟悉的四周生活有著相當濃厚的興趣,這就使得幼兒園角色游戲的產生成為一種必然性。角色游戲也是幼兒喜歡的游戲,它是一種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模範和想像,創建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游戲,比如說:娃娃家游戲、商店游戲、理發店游戲等等,角色游戲對於幼兒的發展起促進的作用特別是對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更起著重要而突出的作用。 關鍵詞:角色游戲 兒童 社會性 發展 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在角色游戲中需抓住幼兒的年齡特點,並予以指導教育這便是最重要的任務。下面我就談談幼兒園角色游戲開展過程中的一些體會和想法吧! 一、 角色游戲可幫助幼兒了解「自我」和「他人」 我們都承認「孩子是游戲中的主體」,那麼孩子在角色游戲中的主體地位都體現在什麼地方呢;我們縱觀幼兒游戲的全過程不難發現,老師在角色游戲的指導過程中要確立幼兒的主體地位,就必須尊重幼兒的意願,真正實現五個自由,即:尊重幼兒選擇主題的自由、尊重幼兒選擇情節的自由、尊重幼兒選擇玩具的自由、尊重幼兒選擇角色的自由、同時還要尊重幼兒自由地講評自己的游戲、我認為只有做到了尊重幼兒這五個「自由」,游戲才能變為孩子們自己的游戲。我們都知道孩子們在角色游戲中情緒是積極的、高漲的,他們對主題、情節、玩具、角色以及講評上都有他們發自內心的理解和主張。當你問起他們為什麼沒這樣而不是那樣時,他們經常會頭頭是道地向你訴說一大堆理由。然而在游戲中孩子們也需要老師,他們需要老師成為他們共同游戲的朋友、夥伴,或者需要老師幫助他們解決些他們難以解決的問題。作為老師,假如在這方面順應了孩子的需求,整個角色游戲就會變得相當活躍,孩子們會在游戲中大膽地反映出很多很多內容。久而久之,游戲變成了幼兒表達情感、反映思想、熟悉社會的一種手段.是他們一日生活中最開心的時刻了。 1975年,費恩的實驗證明,幼小兒童假裝活動的順序是從用真的物體來對待自己,(用自己的真杯子假裝喝水),最後發展到利用假的物體對代假的對象(用空杯子為娃娃吃飯)。又例如角色游戲「娃娃家」,「娃娃家」中有「媽媽」、「娃娃」,小班的幼兒在玩這種游戲時,剛開始不知道如何進行,只知道把娃娃抱在手中,這時老師可以用語言來啟發幼兒想一想在家裡,媽媽是怎樣照顧你的,你就學著照顧你的娃娃,這樣一來,這些孩子就可以通過游戲突破自我中心局限的表現,在游戲中發現自我,繼而發現他人又將自我和他人區別開來,從而增進了解人際間的關系。 二、角色游戲可幫助兒童學習社會規則,並且遵守規則,接受集體支配,履行集體的一致要求。 角色游戲是幼兒反映社會、反映成人活動的一種游戲,這種游戲帶有很大的模擬性。幼兒很大程度上就是通過模擬來熟悉社會、了解社會,老師提供了一個游戲的場景,創設了一個游戲情節,讓幼兒從不同的側面了解社會,這是角色游戲較其他游戲的一個不同所在。如:一次在角色游戲中一個朋友說:「我是專門聽電話的,」 我馬上接下去問:「專門聽電話的人有二種:一種是『公用電話』里專門聽電話的人,她們聽好電話幫人傳呼;還有一種人專門聽電話是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的,你是屬於哪一種人呢?」 「我是專門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的,」 「你真的樣樣問題都能幫助別人解決嗎?」 「是的。」 於是我再說:「現在社會上有一個地方,只要你有困難打電話去,它就會幫助你,你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 旁邊一個孩子叫起來:「是110熱線服務台!」 「對,110熱線服務台就是專門幫助別人解決困難的,任何人有困難都不用害怕,只要撥通電話就行了。」 這樣一段對話我的目的只是為了讓他們了解社會,了解當今社會上的新機構以及新機構成立的宗旨。例如:在「交通警」這個游戲中,可以使幼兒了解交警的作用,沒有交警會怎樣,還可以使幼兒知道一些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走路要走人行道,等等。幼兒在游戲時通過自己的親身體會,就可以進一步加深印象,從而到社會上就能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不做一些違法違紀的事情,在如玩「公共汽車」的游戲,使幼兒知道上車要排隊,不擁擠,在公共汽車上要給老人、殘疾人、孕婦、抱小孩的讓座,培養幼兒的愛心、責任心。角色游戲中的一定游戲規則,如公共擔任角色,服從主要角色的領導,及時整理玩具,用品都可發展和加強幼兒服從集體的意識,兒童對游戲規則的認識和遵守對他將來學習一定的社會行為規范是大有裨益的。 三、幼兒的角色游戲為他們將來擔負成人的責任做准備。 角色游戲主要指幼兒模仿成人,並加上自己的想像的游戲,他們在游戲中扮演各種的角色,主要取決於他們的喜愛,和他們周圍所處的環境的影響,他們經常玩的角色游戲有:娃娃家、開汽車、醫院、幼兒園、理發店、開火車、超市、小舞台、菜場、動物園、圖書館、加工廠等等,幼兒在選擇這些游戲中的角色時更傾向於模仿家庭成員的行為或者著意去刻畫理想中的人物,這種人物往往跟「我長大要當什麼有關」。 「游戲實為兒童的工作」。童年的游戲經歷對兒童以後的成長發展有很大的影響。游戲不但可以鍛煉兒童的體能、肌肉的發展、平衡協調能力及其他各項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通過游戲,兒童可以提高自身的認知能力、社會交流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兒童的各項情感發展。另外,與學校和家長為兒童組織的活動不同,自由游戲中,無論兒童的年齡、能力和體型如何,所有兒童都可以自由參與,無需擔心會被淘汰或孤立。兒童肥胖率一直在增加,自由游戲是鼓勵兒童積極健身,幫助對抗兒童肥胖趨勢的最有效方式。 四、角色游戲可促進幼兒社會交往的提高 人的一生總會碰到許多問題需要解決、需要處理,在學前教育期我們有意識地為幼兒設置一些小小的問題鼓勵他們解決、處理,使他們從小就看見問題不足為怪、看見問題不害怕、看見問題肯動腦筋解決。這對將來踏上社會會是個很有效的預備。如:一次在角色游戲中,娃娃家的媽媽要把許多筷子放在一個筷籠中,那位小孩就用萬能插塑搭了一個筷籠,可是筷籠太高,筷子放進去一看,呀,很難再取出來。她就去換四塊矮一點的插塑,這下筷子放進去取出來也方便了。只是筷籠底部有一個大大的洞,筷子只要放進去就噼噼啪啪掉下來。「這可怎麼辦呢?」 她愣了好一會兒,終於有辦法了。她去找來一張紙放在洞口,這下筷子放進去再也不落下來了。她看看自己的傑作,搖頭晃腦地笑了。她這就是在游戲中摸索出了一個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游戲提供了發展社會交往的機會和交往環境,又如:在「醫院」角色游戲中「醫生」既要和「病人」打交道,又要和「護士」交往,在「娃娃家中」「媽媽」既要和「爸爸」「教師」打交道。記得在一次小舞台游戲中,有兩位幼兒爭搶「話筒」表演節目,互不相讓,這時「節目主持人」說:「不如王庭蔚唱歌,薛佳鑫來表演吧」。一場爭執由此而過,在這里「節目主持人」又要主持好節目,又要和表演者小觀眾們打好交道,還要維持秩序,這就需要有一些社會交往能力了,因此在角色游戲中所發現的一些問題,如何參加游戲,為同伴接受如何共同商討分配角色,如何與游戲夥伴相互配合,友好相處,如何合理解決游戲的分支,糾紛甚至沖突等等,來促進幼兒掌握新的社會交往技能,1993年在上海市舉行的全國幼兒游戲與玩具研討會上,一些關於角色游戲的實踐研究表明,角色游戲是發展幼兒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徑。 五、角色游戲還可以促進幼兒意志品質的發展,擴大孩子的知識面。

⑸ 游戲是怎麼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的

游戲對幼兒心理發展的積極作用 (一)游戲在幼兒智力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1.游戲擴展和加深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認識 2.游戲促進幼兒想像力的發展 3.游戲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 (二)游戲在幼兒社會性發展中的作用1.游戲提供了幼兒社會交往的機會,發展了幼兒社會交往能力2.游戲使幼兒學習社會角色,掌握社會性行為規范3.游戲鍛煉了幼兒的意志 (三)游戲在幼兒情感發展中的積極作用1.游戲可以豐富幼兒的情緒體驗2.游戲可以發展幼兒的成就感與美感3.游戲可以消除幼兒的消極情緒

⑹ 游戲是如何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的

在進行戶外游戲活動時,幼兒既愉悅了身心,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幼兒的社會認知。當幼兒作為戶外游戲活動的參與主體時,會在這一過程中逐漸樹立起幫助、互助意識、分享、合作意識以及關心、同情意識。

在「套圈」、「捉迷藏」、「兩人三足」、「老鷹捉小雞」等戶外游戲活動中,幼兒會在不自覺中樹立其相互幫助、相互合作、相互分享等意識,並在以後的生活中對這些情感、行為進行進一步的發展、延續,散發出親社會的行為表現。戶外游戲不僅能夠讓幼兒們在游戲玩耍的活動過程中獲得樂趣,而且還能夠通過不同的游戲活動進行一定的社會認知,培養相應的社會情感,促進幼兒的身心良性發展。

關心、同情意識是個體人格完整的重要表現之一,從心理學來說,個體在一生的學習、生活、工作過程中能否具備關心、同情意識,其絕大部分影響原因在其幼兒時期。當個體處於幼兒階段時,其對整個社會的認知還處於初始階段,還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如果在此階段,沒有通過一些游戲、活動或者是情境場景來啟發、塑造幼兒的關心意識、同情情感,那麼此個體在以後的成長中其人格或多或少會有一定的缺陷,不完整。在進行戶外游戲活動時,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一些新情況,如某位小夥伴不小心摔倒了,這時候游戲活動的組織者就要用言行來引導其他的小夥伴們對這位小夥伴進行言語上、情感上的關心、同情,促進幼兒親社會行為的形成、發展。

總之,無論是促進幼兒的社會認知還是親社會行為的發展,其本質都是引導幼兒對傳統價值觀以及社會道德倫理進行情感上、心理上的認同,以幫助幼兒身心的良性、健康成長。

⑺ 舉例說明為什麼游戲促進了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游戲是人類生存活動的基本形式,更是兒童的天性與權利。幼兒的生活是游戲的生活,游戲是幼兒的生命表現形態。幼兒天生好動,好奇,因此每一位幼兒都具有強烈的游戲願望,游戲就是兒童精神世界的全面展示。幼兒期是人的社會性發展的關鍵期,游戲作為幼兒的基本活動,有著極其重要的發展價值。游戲能使幼兒獲得更多的適應社會 環境的知識和處理人際關系的態度和技能。無論是在自我意識的發展,社會角色發展,還是在道德品質的發展中,游戲都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有待我們幼兒教師去充分利用,使其達到應有的教育價值。 一、游戲的特點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31條明確規定:「締國同確認兒童有權休息和閑暇,從事與兒童年齡相宜的游戲與娛樂活動。以及自由參加文化生活和藝術活動。」這就確定了兒童不僅有發展權,受教育權,而且有享受權利的權利。我國新的《幼兒園教育指導(試行)》也提出幼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可見,游戲在幼兒的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游戲是幼兒喜愛的一種活動形式,因為可以在游戲中任意的操作、擺弄、自由活動。游戲以幼兒為主導,是幼兒自我表現的良好形式。游戲又不同於那種無所事事盼被動消極狀態,游戲者的表情特徵說明了游戲者的身心是處於一種積極主動的活動狀態。比如,通過扮演角色,幼兒可以再現生活經驗,從中學會如何在社會中生存。 游戲具有以下特點: (一) 虛構性 游戲,特別是角色游戲具有明顯的虛構性,往往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現實的活動。游戲的情節、角色,行為以及游戲中使用的游戲材料或玩具都具有象徵性,如騎竹馬、把半個皮球當碗用、讓小朋友假裝成病人,坐在椅子上假裝開汽車等。 (二)自主性 游戲是一種主體活動,它不受任何外部指令的強迫與制約,與利害得失無關。游戲是根源於「純粹的認得本性」的活動。游戲幫助幼兒按照自己的特有的模式去成長發展,鼓勵自己的興趣。在游戲過程中,幼兒始終處於主動地位,可以自己選擇、組織,不受限制。幼兒在游戲中是快樂自由的。 (三)社會性 游戲作為一種社會性活動,幼兒只有在身心發展到一定水平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之後才會做游戲。游戲是實現幼兒與周圍生活相聯系的特殊形式、特殊活動。幼兒的游戲反映了周圍的現實生活、時代、文化、地區、習俗以及人與人的關系。游戲的主題和內容都是由社會生活條件決定的,幼兒可以通過想像,永興的方式去重演別人的活動。

⑻ 游戲在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方面有哪些價值

游戲是人類生存活動的基本形式,更是兒童的天性與權利。幼兒的生活是游戲的生活,游戲是幼兒的生命表現形態。幼兒天生好動,好奇,因此每一位幼兒都具有強烈的游戲願望,游戲就是兒童精神世界的全面展示。幼兒期是人的社會性發展的關鍵期,游戲作為幼兒的基本活動,有著極其重要的發展價值。游戲能使幼兒獲得更多的適應社會 環境的知識和處理人際關系的態度和技能。無論是在自我意識的發展,社會角色發展,還是在道德品質的發展中,游戲都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有待我們幼兒教師去充分利用,使其達到應有的教育價值。
一、游戲的特點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31條明確規定:「締國同確認兒童有權休息和閑暇,從事與兒童年齡相宜的游戲與娛樂活動。以及自由參加文化生活和藝術活動。」這就確定了兒童不僅有發展權,受教育權,而且有享受權利的權利。我國新的《幼兒園教育指導(試行)》也提出幼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可見,游戲在幼兒的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游戲是幼兒喜愛的一種活動形式,因為可以在游戲中任意的操作、擺弄、自由活動。游戲以幼兒為主導,是幼兒自我表現的良好形式。游戲又不同於那種無所事事盼被動消極狀態,游戲者的表情特徵說明了游戲者的身心是處於一種積極主動的活動狀態。比如,通過扮演角色,幼兒可以再現生活經驗,從中學會如何在社會中生存。
游戲具有以下特點:
(一) 虛構性
游戲,特別是角色游戲具有明顯的虛構性,往往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現實的活動。游戲的情節、角色,行為以及游戲中使用的游戲材料或玩具都具有象徵性,如騎竹馬、把半個皮球當碗用、讓小朋友假裝成病人,坐在椅子上假裝開汽車等。

(二)自主性
游戲是一種主體活動,它不受任何外部指令的強迫與制約,與利害得失無關。游戲是根源於「純粹的認得本性」的活動。游戲幫助幼兒按照自己的特有的模式去成長發展,鼓勵自己的興趣。在游戲過程中,幼兒始終處於主動地位,可以自己選擇、組織,不受限制。幼兒在游戲中是快樂自由的。
(三)社會性
游戲作為一種社會性活動,幼兒只有在身心發展到一定水平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之後才會做游戲。游戲是實現幼兒與周圍生活相聯系的特殊形式、特殊活動。幼兒的游戲反映了周圍的現實生活、時代、文化、地區、習俗以及人與人的關系。游戲的主題和內容都是由社會生活條件決定的,幼兒可以通過想像,永興的方式去重演別人的活動。

⑼ 如何充分利用游戲與區域活動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

實踐證明,幼兒園的區域游戲應具有豐富多樣性,如創設做服裝設計、時裝秀台、照相館、苗苗醫院、洋洋郵電局、小菜場、小吃店、涼涼冷飲店、燒烤店、銀行、娃娃家、美美理發店、樂樂超市、建築部、體育館等區域,就好像一個社會的縮影。在區域游戲中,幼兒個個以社會成員的身份呈現在大家面前,他們模仿成人角色與同伴相互交往,這一協同活動的過程為發展幼兒的團結、友愛、合作、關心、謙讓等社會性特徵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和條件。另外,在區域游戲中,幼兒要遵守活動的常規和規則,克服在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在競賽中要爭取優勝,學會長時間堅持觀察和護理,這對培養和提高大班幼兒遵守規則、勇敢、頑強、有責任感等優良個性品質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因此,我們認為區域游戲活動能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一、利用合作性強的區域游戲,引導大班幼兒積極的交往。
二、通過競賽性強的區域游戲,增強幼兒的集體意識。
三、開展有一定難度的區域游戲活動,培養幼兒勇敢頑強的個性。
四、藉助對區域游戲材料和自然角的管理,激發幼兒做事的責任感。
綜上所述,區域游戲活動本身能為幼兒社會性和道德意志品質的發展提供良好的途徑和內容。因此,教師只要注重有目的地指導,並注意在活動中激發幼兒交往的動機,為他們提供獨立處理人際關系的機會,尊重並嚴格要求幼兒,那麼各種社會化特徵和良好的個性品質,必將在幼兒身上逐步形成不斷得到鞏固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