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幼兒益智 » 幼兒園的主導游戲是什麼游戲
擴展閱讀
天成解說一個人的游戲 2021-03-16 21:51:02
打游戲什麼牌子顯卡好 2021-03-16 21:51:00

幼兒園的主導游戲是什麼游戲

發布時間: 2020-12-06 00:58:16

❶ 淺談為什麼幼兒園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

小孩放在家裡除了吃就是玩,怎麼送來了幼兒園還是提倡他們在課堂中玩,對於很多幼兒的家長來說,送孩子早上學就是不想讓他們輸在起跑線上,家長看重的是孩子能寫幾個字,會做幾道題,他們不了解游戲對孩子的重要作用,認為游戲可有可無。有些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望子成龍的心理,從中班開始就對孩子進行正規化的小學式教學活動,每天教孩子做算術題,寫漢字,每天布置許多作業。由此可見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的觀念還沒有深入人心。大家還沒有意識到早期游戲對幼兒帶來的影響,如:女孩子玩娃娃家,是為了將來做妻子、做母親、養育子女做准備;男孩喜歡打仗、爭斗、開車也是為將來承擔家庭和社會責任做准備。現在很多家長並沒有意識到游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價值,而我們的教師也拿不出很有力的話語來說服家長重視游戲。其實在幼兒的發展中,我們一定要關注未來效應和即時效應(潛在效應與顯在效應)這一對關系。教學讓幼兒直接獲得知識技能,這只是即時效應而已,很多幼兒從幼兒園跨入小學階段後的第一年成績很不錯,一旦升上二年級後成績明顯下降,這是為什麼?此時的孩子已經被訓練成死記知識和缺乏自我思考創新的能力。游戲讓幼兒變得聰明和智慧,因為以游戲為教學模式是沒有固定框架的,可以隨意的讓幼兒隨著自己的意願動腦去完成。在幼兒帶著懵懂的眼光來看這個社會的時候,我們不要用大人的想法扼殺他們求知探索的過程,作為老師我們要讀懂幼兒的心理世界,用符合幼兒心理特徵發展的方法去引導幼兒認識社會。游戲有三個主要特徵,一是游戲是重過程不重結果。重過程,幼兒就會變著花樣來玩,游戲可以跟著游戲者的意願而發生變化,游戲方式也會隨著情境和材料隨意變化,其目的也可隨時改變。如一個簡單的滑滑梯活動,也許會因為不同的滑到底的方法而使之復雜起來,至於能不能滑到底,在兒童看來已經不重要了。二是游戲是不求實際的、不真實的、充滿幻想的行為。如游戲者會把椅子當做"馬"騎,而不是"坐椅子"。兒童在游戲中不是機械地模仿周圍生活,而是通過想像,將生活中的表象,組合成新的表象運用於游戲中,這就發展了幼兒的發散性思維。三是轉換替代,同一種材料幼兒有不同的玩法,不同的材料可以做同一種用途,這是幼兒自發和自由選擇的結果。幼兒園的創始者福祿培爾曾描述游戲:"是人類最純粹的精神活動,在人與所有事物內在蘊含的生命中,游戲是人類生活的翻版……兒童的游戲是自我活動的極致媒介,可以抒發兒童的內在力量,喚起兒童的內在本質。"由此可見游戲對兒童的影響。所謂基本活動是指在人生的某個階段,其出現頻率最高,對人的生存發展最有價值,最適合的那一年齡階段的活動。對幼兒來說,游戲就是他們的基本活動。為什麼幼兒園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 一、游戲是幼兒的本能,是幼兒生活的重要內容。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游戲的時間最長,出現的頻率最高,沒有了游戲兒童就失去了其快樂的天性。一方面,幼兒的大部分時間是在游戲;另一方面,即便是學習、勞動、生活等活動,幼兒也是以游戲的形式來進行的。所以,游戲是幼兒最經常的活動。第 二、游戲跟幼兒身心發展水平有關,此時幼兒的身心發展還未成熟,沒有自己的生活經驗,很多時候他們都在游戲中模仿周圍發生的事,在幼兒的游戲里,幼兒的操作與行動永遠是實際的、社會性的、幼兒就是在游戲的操作與行動里掌握人類的現實。幼兒在游戲中,總是選擇與自己的需要、能力相適應的內容、材料、同伴和活動方式來進行游戲,排斥過高或過低於自己能力水平的活動。所以,游戲是幼兒最適宜的活動。第 三、游戲是幼兒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幼兒認識和表達的重要途徑,對幼兒的健康成長最有價值。幼兒的身心發展是在游戲中實現的,幼兒在游戲中,往往不滿足於現有發展狀態的表現方式,以略高於現有發展水平的表現方式形式去行動,使身心發展的重要變化發生在游戲中。所以,游戲是幼兒最必須的活動。第 四、幼兒在游戲中體驗快樂、學會交往、發展了個性、情感和社會性。幼兒自發自主的活動是本體意義上的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這里雖沒有發展的特定指向,但它卻凝聚著發展的全部趨勢。經常參加這類活動,有助於幼兒的心理健康和個性的和諧的發展。所以,幼兒園必須給予幼兒以充分開展這類游戲的機會。因此,教育部在新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鋼要(試行)》中提出,幼兒園教育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從教育立法的角度看保障了幼兒游戲與發展的權利,游戲的組織和指導是幼兒園特殊性的體現,也就導致了幼兒園教育不同於其他階段的教育的形式有所不同。游戲是兒童了解自己所生活的世界的主要途徑,游戲就成為教師了解幼兒的窗口,兒童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在適當的環境和教育的條件下應最大限度地發展兒童的潛力,作為教師,應不斷觀察幼兒游戲的興趣和對游戲種類的需要,根據幼兒的需要組織游戲活動,以兒童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雙邊互動活動,這樣才能使游戲成為幼兒的基本活動。

❷ 幼兒園游戲的類型有哪些它們的概念和特點是分別什麼

一、 幼兒園游戲分類的幾種形式 (一) 創造性游戲和有規則游戲 此類游戲的分類受蘇聯的影響較大,它便於教師了解游戲的教育作用,可以根據需要選用。這是目前我國廣大幼教工作者一致公認的分類方法。但容易給幼兒園游戲的開展帶來誤區。 (二) 主動性游戲和被動性游戲朱鄧麗娟等:《幼兒游戲》(上冊),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121頁。 1 主動性游戲兒童除了需要智力活動外,更需要運用肢體、肌肉的活動去進行游戲,兒童可以自由控制游戲的速度,也可以按自己的意願來決定游戲的形式,如繪畫、手工、玩積木、玩玩具、角色游戲、玩沙、玩水、唱歌。根據不同的游戲方式,主動性游戲可以再分為以下四種: (1) 操作性游戲:運用四肢大小肌肉的活動來進行的游戲。大肌肉活動,如需手腳協調的攀、爬、拋、捉等動作;小肌肉活動,如推拉玩具、搓油泥、拼圖等,需運用手腕、手掌、手指等才能進行。 (2) 建造性游戲:兒童利用大小積木或拼插玩具來製作房屋、橋梁或其他物品。 (3) 創作性游戲:需要兒童用心去創作、運用簡單的材料製作物品,以表達其創作力。一切美工活動、玩沙、玩水游戲均屬於此類。 (4) 想像性游戲:利用現有的物件或玩具,憑自己的想像力來進行想像性的扮演角色的游戲。 2 被動性游戲屬於較靜態的活動,兒童只需觀看、聆聽或欣賞,而不需進行體力活動,如看圖書、聽故事、看錄像、聽音樂等都屬於靜態接受信息的活動。 (三) 手段性游戲和目的性游戲宮再英:《幼兒園自選游戲成果發布會》,《學前教育》,1996年第3期。 手段性游戲是指以游戲的方式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即教學游戲化。 目的性游戲是指為兒童提供為玩而玩、獲得游戲性體驗的條件。 此兩類游戲的分類各有其獨特的意義。手段性游戲把游戲作為教育教學的手段,教師的控製程度較大,而兒童卻不能完全依自己的願望自主地游戲。而目的性游戲則注重遊戲活動本身,幼兒可以主動支配自由的行為,自由參加游戲。使兒童在活動過程中體驗快樂並使個性、情緒及社會性方面得到發展,這種真正意義上的兒童游戲在實踐中由於教師缺乏操作性的指導,致使游戲流於形式。 (四) 游戲的三維度分類法 方展畫(1990)方展畫:《幼兒游戲的類型》,《幼兒教育》,1990年第12期。提出應從三個維度來對游戲進行分類,這三個維度包括:個體--社會維度、生理--心理維度、認知--情緒維度;其中又分為五類:滿足型游戲、適應型游戲、運動型游戲、認知型游戲、情感型游戲。

❸ 談談你對幼兒園游戲的認識(100字)

小班的孩子剛從嬰兒期步入幼兒期,一方面,他們不免帶有一些嬰兒的「痕跡」;另一方面,由於身心發展迅速,他們又開始具有幼兒期的顯著特點。因此,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徵十分突出。 (一)動作發展快 小班幼兒處於身體迅速發展的時期,而動作發展又是其重要標志。他們身體和手的動作已經比較自如,可以掌握各種粗動作和一些精細動作。由於動作發展的需要,小班孩子特別好動。由於骨骼肌肉的發展和大腦調節控制能力的不斷增強,在小班這一年中孩子動作的頸部非常快。 3歲幼兒在動作發展方面已經表現出明顯的個體差異。我們發現,這些差異與他們的先天身體素質、性別、個性及早期教養環境有關。 (二)認識靠行動 幼兒動作的發展不僅對他們的身體發育,而且對他們的思維發展都有重要的價值。剛剛走過嬰兒期的3歲幼兒,正處於直覺行動到具體形象思維的過渡階段,他們的認識很大程度上要依賴行動。 同時,3歲幼兒的口語表達和人際交往能力與中班、大班相比還較差,他們也常常通過自己的行動表達需求。 (三)情緒作用大 情緒對3歲幼兒的支配作用很大。他們容易激動,而且激動起來就難以控制。他們對成人表現出強烈的依戀,初次離開父母,會表現的極為不安。小班幼兒不僅依戀成人,而且夥伴之間的交往對他們的情緒也有很大影響。他們的認識主要受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情緒支配,他們的許多活動也都是「情緒化」的。 (四)愛模仿 愛模仿,三歲幼兒突出的年齡特徵。他們喜歡模仿老師、家長和夥伴。小班幼兒正處在模仿中學習、成長的,模仿可以成為他們的學習動機,也可以成為他們學習他人經驗的過程。幼兒的模仿並不是消極被動的臨摹,他們在模仿中同樣一有創造,有自己個性與情感的表達。 成人首先要理解和接納幼兒不自覺的模仿行為,並挖掘其中的積極因素。教師、家長要以身作則,成為幼兒模仿學習的榜樣,同時充分利用幼兒同伴群體的資源,給幼兒在游戲中通過模仿向同伴學習的機會。 (五)常把假想當真實 幼兒常把自己假想的事情當作真實的事情,使他們想像誇張性的表現。成人不理解幼兒的這一特點,往往誤認為他們在「說謊」。幼兒喜歡游戲,就是因為他們沉迷於想像的情景,把自己真的當成了游戲中的角色。這一特點在3、4歲的幼兒身上十分突出。 (六)常把動物或物體也當作人 幼兒常常把動物也當成人,甚至覺得沒有生命的物體也會說、會動、會想,是他們的同類。他們常和「娃娃」說話,跟小椅子「再見」,這是幼兒思維「擬人性」特點體現。正因如此,3、4歲的幼兒喜愛童話故事,自己也常生活在童話世界之中。我們要理解和接納幼兒的這一特點,並運用這一特點進行教育,如:用擬人化的口吻與幼兒做游戲,比空洞抽象的說教有效的多,它能使幼兒保持愉快的心境,同時把教育的要求順利轉化成幼兒自身的需求。

❹ 這個是什麼幼兒園游戲

更多幼教相關知識:點擊「中國幼兒教育網」即可進入1、聽說游戲的概念:確切地說聽說游戲是由教師設計組織,有明確的語言學習指向目標,有明確地語義內容的語言教學游戲。聽說游戲的主要教育目標以培養幼兒傾聽和表述能力為主,活動內容主要集中在幼兒聽和說的理解和表達方面。 2、聽說游戲的特點:聽說游戲是一種特殊形式的語言教育活動,它側重於培養幼兒在語言交往中的機智性和靈活性。聽說游戲的特點主要有: (1)在生動活潑的游戲中蘊含語言教育任務。聽說游戲有明確的語言教育目標,包含了對幼兒語言學習的具體要求。在幼兒愉快積極地參與游戲活動時,將具體的、帶有練習意味的教學任務,落實到幼兒接受理解和嘗試掌握的教育過程中去。聽說游戲包含的語言教育目標具有具體、練習、含蓄三個特點:具體是指聽說游戲對幼兒提出的語言學習要求非常具體,給人單一和細微的感覺;練習使教師根據近階段幼兒語言學習的重點需求設計游戲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復習鞏固已學的語言內容,掌握一定的語言知識,真正獲得這一方面的語言內容。含蓄指的是將教育目標貫徹在游戲活動中,讓幼兒邊玩邊學,不知不覺地完成學習任務。 (2)將語言學習的重點內容轉化為一定的游戲規則。教師在設計聽說游戲時,根據具體的語言教育目標,選擇適當的語言學習內容,並將本次活動的語言學習重點轉化為一定的游戲規則。游戲規則可能是競賽性質的,也可以是非競賽性質的。當幼兒參與聽說游戲時,他們必須遵守一定的游戲規則,按照規則進行游戲,在這樣的活動中鍛煉了幼兒的聽說能力。 (3)在活動過程中逐步擴大游戲的成份。聽說游戲活動兼有活動和游戲的雙重性質,從活動入手來安排內容,逐步擴大游戲的成份,最後隨著幼兒熟悉水平的提高變成自主進行的游戲。因此,在活動中,存在著由活動向游戲過渡的三種轉換:即由外部控制向內部控制轉換——聽說游戲剛開始時,有教師主導創設情景,交待游戲規則,幼兒大多被動觀察聽講、思考,當他們產生興趣時會不由自主地跟隨教師參與游戲,在掌握規則之後,嘗試自己游戲,最終完全主動積極地投入到游戲中去,這一過程就是由外部控制轉換為內部控制的過程。由真實情景向假想情景轉換——在聽說游戲剛開始,幼兒所處的是真實情景,隨著幼兒自己參與游戲,他們開始扮演某一角色,並想像可能有的情節、動作、物品、語言,於是幼兒所處的環境發生了變化,成為假想的情景,聽說游戲活動因此發生由真實情景向假象情景的轉換。 3、聽說游戲的目標: 第一,幫助幼兒按一定規則進行口語表達練習由於聽說游戲的特殊性質,這類活動可以幫助幼兒按一定規刪進行口語表達練習。這里所說的一定規則,主要是指按照語言的規范制定的游戲規則。在幼兒參與聽說游戲過程中,他們需要自覺地參與規范語言的學習,在執行游戲規則的活動中掌握規范酌口語表達能力。聽說游戲按照一定規則進行的口語練習,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子目標。 (1)復習鞏固發音。在聽說游戲中含載幼兒學習的目標,著重在為幼兒提供練習發音的機會,以利於幼兒復習鞏固他們近期的發音學習。教師可以根據幼兒學習的四種特別需要來組織活動。一是難發音的練習。對於某些近期所學的難點,采聽說游戲的方式去運載這些要素,可能產生較好的學習效果。幼兒園階段普通話發音的難點主要有zh、ch、sh和r等輔音。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選取這些聲母與一定韻母相結合的音節來幫助幼兒學習。二是方言干擾音的練習。一定區域方言都有可能對幼兒的普通話學習產生干擾因素?影響他們正常的發音。例如:南京方言I和n不分,an和口ng不分,說普通話時往往有可能將南(n6n)說成lan。在聽說游戲中,幼兒可以有集中和比較學習的機會,練習發准這些受到方言干擾的,產生對這些准確發音的敏感性。三是聲調的練習。普通話聲調對幼兒發音有很重要的意義,因而念准普通話聲調也是幼兒學習的一個部分。用聽說游戲運載各種相似音和聲調要素,讓幼兒在辨別中學說,在學說中提高分辨能力,從而掌握准確的聲調。四是發聲用氣的練習。3歲幼兒進入幼兒園時,還有相當一部分人不能很好地掌握說話用氣的方法,因此,說話時有氣喘吁吁的感覺。尤其在表述長句子時,還有上氣不接下氣的情況。發音練習可把練慣用氣作為活動的目標內容,培養幼兒正確的用氣方法,以便講話的發聲更加自然,更趨向於正常。 (2)擴展練習詞彙。大量積累詞彙、增加口語表達的內容,是學前階段幼兒語言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應該說,幼兒的詞彙是在日常生活經驗的積累過程中逐步迅速地增長起來的,幾乎沒有一個研究能確切地證明究竟一個孩子每天能習得多少詞彙。用聽說游戲的活動方式幫助幼兒學習詞彙,是專門地提供幼兒對詞彙學習敏感程度的機會,這類集中學習詞彙的聽說游戲,著重引導幼兒積累以下兩方面的詞彙學習經驗。一是同類片語詞的經驗。聽說游戲往往讓幼兒做同一類詞彙如何擴詞練習,實際上也是向幼兒提供某一類詞的使用範例,鼓勵幼兒在聽說游戲過程中按照一定的規則去組織擴展。例如:「怎樣走」的聽說游戲要求幼兒用一定的副詞描述走的動作,幼兒可以說「快快地走」「慢慢地走」「大步地走」「小跑步地走」「一蹦一跳地走」。在學習過程中,幼兒可依據規則創造性地運用詞彙進行描述練習。二是不同類詞搭配的經驗。詞彙的搭配通常與語言習慣和經驗有關,是一種社會約定俗成的表現,但也有一定的規則。例如:量詞有明顯的搭配規則,到大班階段,幼兒對量詞開始產生一定的敏感性,在這個時期給他們提供聽說游戲的機會,可以很好地幫助他們掌握一般量詞的使用方法。此外還有介詞(方位詞)的學習,等等,都可以通過聽說游戲的活動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3)嘗試運用句型。學前階段幼兒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大量地積累句型,這是他們句法習得和發展的重要階段。一般而言,幼兒階段的兒童將從簡單句過渡到合成句水平,幼兒階段後期開始進入理解嵌入句的水平。無論是簡單句,還是合成句等,均有多種類型的句式,要理解掌握並且熟悉運用都需要經過一定場合的練習。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獲得運用句法的機會,而聽說游戲有意識地幫助幼兒練習,讓他們通過專門的集中的學習迅速地把握某一種句法的特點規律,並在嘗試運用過程中提高熟練使用的水平。例如:在大班聽說游戲「蓋樓」中,幼兒通過用「XX越來越XX」和「……越……越……」的句式學習句型。在游戲中學習句型,有一定的激勵機制的存在,幼兒可能產生很高的積極性。 第二,在聽說游戲中提高幼兒積極傾聽的水平聽說游戲為幼兒提供的是一種不同於其他語言學習的場合,幼兒在參與學習時具有更多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因而有利於他們積極傾聽水平的提高。需要提出的一點是,在幼兒語言學習的活動中,聽和說是永遠相伴而存在的。以游戲的方式組織的聽說游戲活動,對幼兒積極傾聽能力的提高具有特殊的作用。 教師在思考聽說游戲的目標時,應對幼兒提出以下幾點要求: (1)聽懂教師的講解,理解游戲的規則。教師在聽說游戲開始時,總是要向幼兒提出一定的要求,接下來「布置」活動的任務,並對任務作出解釋,講解示範游戲的規則。這一過程對幼兒的傾聽提出了具體要求。能否聽懂教師布置的任務、理解游戲的規則,直接影響幼兒參與游戲的狀態。因此,這對幼兒的傾聽能力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可以說,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將有利於幼兒在所有的交往場合的傾聽水平,甚至對幼兒進入小學階段之後的學習都十分有益。 (2)聽懂游戲的指令,把握游戲進程。在游戲過程中,幼兒隨時需要把握游戲中傳出的指令信息,作出相應的反應。例如:在「金鎖銀鎖」中,念完兒,即是一個指令,要求問「這是什麼鎖」,開鎖人聽後立刻予以回答「這是XX鎖」。所有的指令信息一環套一環,幼兒在游戲中必須敏銳地感知,否則將無法進行游戲。恰恰是這樣一些要求,可促使幼兒自覺地、主動地去傾聽捕捉指令信息。 ...展開更多幼教相關知識:點擊「中國幼兒教育網」即可進入1、聽說游戲的概念:確切地說聽說游戲是由教師設計組織,有明確的語言學習指向目標,有明確地語義內容的語言教學游戲。聽說游戲的主要教育目標以培養幼兒傾聽和表述能力為主,活動內容主要集中在幼兒聽和說的理解和表達方面。 2、聽說游戲的特點:聽說游戲是一種特殊形式的語言教育活動,它側重於培養幼兒在語言交往中的機智性和靈活性。聽說游戲的特點主要有: (1)在生動活潑的游戲中蘊含語言教育任務。聽說游戲有明確的語言教育目標,包含了對幼兒語言學習的具體要求。在幼兒愉快積極地參與游戲活動時,將具體的、帶有練習意味的教學任務,落實到幼兒接受理解和嘗試掌握的教育過程中去。聽說游戲包含的語言教育目標具有具體、練習、含蓄三個特點:具體是指聽說游戲對幼兒提出的語言學習要求非常具體,給人單一和細微的感覺;練習使教師根據近階段幼兒語言學習的重點需求設計游戲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復習鞏固已學的語言內容,掌握一定的語言知識,真正獲得這一方面的語言內容。含蓄指的是將教育目標貫徹在游戲活動中,讓幼兒邊玩邊學,不知不覺地完成學習任務。 (2)將語言學習的重點內容轉化為一定的游戲規則。教師在設計聽說游戲時,根據具體的語言教育目標,選擇適當的語言學習內容,並將本次活動的語言學習重點轉化為一定的游戲規則。游戲規則可能是競賽性質的,也可以是非競賽性質的。當幼兒參與聽說游戲時,他們必須遵守一定的游戲規則,按照規則進行游戲,在這樣的活動中鍛煉了幼兒的聽說能力。 (3)在活動過程中逐步擴大游戲的成份。聽說游戲活動兼有活動和游戲的雙重性質,從活動入手來安排內容,逐步擴大游戲的成份,最後隨著幼兒熟悉水平的提高變成自主進行的游戲。因此,在活動中,存在著由活動向游戲過渡的三種轉換:即由外部控制向內部控制轉換——聽說游戲剛開始時,有教師主導創設情景,交待游戲規則,幼兒大多被動觀察聽講、思考,當他們產生興趣時會不由自主地跟隨教師參與游戲,在掌握規則之後,嘗試自己游戲,最終完全主動積極地投入到游戲中去,這一過程就是由外部控制轉換為內部控制的過程。由真實情景向假想情景轉換——在聽說游戲剛開始,幼兒所處的是真實情景,隨著幼兒自己參與游戲,他們開始扮演某一角色,並想像可能有的情節、動作、物品、語言,於是幼兒所處的環境發生了變化,成為假想的情景,聽說游戲活動因此發生由真實情景向假象情景的轉換。 3、聽說游戲的目標: 第一,幫助幼兒按一定規則進行口語表達練習由於聽說游戲的特殊性質,這類活動可以幫助幼兒按一定規刪進行口語表達練習。這里所說的一定規則,主要是指按照語言的規范制定的游戲規則。在幼兒參與聽說游戲過程中,他們需要自覺地參與規范語言的學習,在執行游戲規則的活動中掌握規范酌口語表達能力。聽說游戲按照一定規則進行的口語練習,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子目標。 (1)復習鞏固發音。在聽說游戲中含載幼兒學習的目標,著重在為幼兒提供練習發音的機會,以利於幼兒復習鞏固他們近期的發音學習。教師可以根據幼兒學習的四種特別需要來組織活動。一是難發音的練習。對於某些近期所學的難點,采聽說游戲的方式去運載這些要素,可能產生較好的學習效果。幼兒園階段普通話發音的難點主要有zh、ch、sh和r等輔音。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選取這些聲母與一定韻母相結合的音節來幫助幼兒學習。二是方言干擾音的練習。一定區域方言都有可能對幼兒的普通話學習產生干擾因素?影響他們正常的發音。例如:南京方言I和n不分,an和口ng不分,說普通話時往往有可能將南(n6n)說成lan。在聽說游戲中,幼兒可以有集中和比較學習的機會,練習發准這些受到方言干擾的,產生對這些准確發音的敏感性。三是聲調的練習。普通話聲調對幼兒發音有很重要的意義,因而念准普通話聲調也是幼兒學習的一個部分。用聽說游戲運載各種相似音和聲調要素,讓幼兒在辨別中學說,在學說中提高分辨能力,從而掌握准確的聲調。四是發聲用氣的練習。3歲幼兒進入幼兒園時,還有相當一部分人不能很好地掌握說話用氣的方法,因此,說話時有氣喘吁吁的感覺。尤其在表述長句子時,還有上氣不接下氣的情況。發音練習可把練慣用氣作為活動的目標內容,培養幼兒正確的用氣方法,以便講話的發聲更加自然,更趨向於正常。 (2)擴展練習詞彙。大量積累詞彙、增加口語表達的內容,是學前階段幼兒語言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應該說,幼兒的詞彙是在日常生活經驗的積累過程中逐步迅速地增長起來的,幾乎沒有一個研究能確切地證明究竟一個孩子每天能習得多少詞彙。用聽說游戲的活動方式幫助幼兒學習詞彙,是專門地提供幼兒對詞彙學習敏感程度的機會,這類集中學習詞彙的聽說游戲,著重引導幼兒積累以下兩方面的詞彙學習經驗。一是同類片語詞的經驗。聽說游戲往往讓幼兒做同一類詞彙如何擴詞練習,實際上也是向幼兒提供某一類詞的使用範例,鼓勵幼兒在聽說游戲過程中按照一定的規則去組織擴展。例如:「怎樣走」的聽說游戲要求幼兒用一定的副詞描述走的動作,幼兒可以說「快快地走」「慢慢地走」「大步地走」「小跑步地走」「一蹦一跳地走」。在學習過程中,幼兒可依據規則創造性地運用詞彙進行描述練習。二是不同類詞搭配的經驗。詞彙的搭配通常與語言習慣和經驗有關,是一種社會約定俗成的表現,但也有一定的規則。例如:量詞有明顯的搭配規則,到大班階段,幼兒對量詞開始產生一定的敏感性,在這個時期給他們提供聽說游戲的機會,可以很好地幫助他們掌握一般量詞的使用方法。此外還有介詞(方位詞)的學習,等等,都可以通過聽說游戲的活動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3)嘗試運用句型。學前階段幼兒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大量地積累句型,這是他們句法習得和發展的重要階段。一般而言,幼兒階段的兒童將從簡單句過渡到合成句水平,幼兒階段後期開始進入理解嵌入句的水平。無論是簡單句,還是合成句等,均有多種類型的句式,要理解掌握並且熟悉運用都需要經過一定場合的練習。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獲得運用句法的機會,而聽說游戲有意識地幫助幼兒練習,讓他們通過專門的集中的學習迅速地把握某一種句法的特點規律,並在嘗試運用過程中提高熟練使用的水平。例如:在大班聽說游戲「蓋樓」中,幼兒通過用「XX越來越XX」和「……越……越……」的句式學習句型。在游戲中學習句型,有一定的激勵機制的存在,幼兒可能產生很高的積極性。 第二,在聽說游戲中提高幼兒積極傾聽的水平聽說游戲為幼兒提供的是一種不同於其他語言學習的場合,幼兒在參與學習時具有更多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因而有利於他們積極傾聽水平的提高。需要提出的一點是,在幼兒語言學習的活動中,聽和說是永遠相伴而存在的。以游戲的方式組織的聽說游戲活動,對幼兒積極傾聽能力的提高具有特殊的作用。 教師在思考聽說游戲的目標時,應對幼兒提出以下幾點要求: (1)聽懂教師的講解,理解游戲的規則。教師在聽說游戲開始時,總是要向幼兒提出一定的要求,接下來「布置」活動的任務,並對任務作出解釋,講解示範游戲的規則。這一過程對幼兒的傾聽提出了具體要求。能否聽懂教師布置的任務、理解游戲的規則,直接影響幼兒參與游戲的狀態。因此,這對幼兒的傾聽能力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可以說,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將有利於幼兒在所有的交往場合的傾聽水平,甚至對幼兒進入小學階段之後的學習都十分有益。 (2)聽懂游戲的指令,把握游戲進程。在游戲過程中,幼兒隨時需要把握游戲中傳出的指令信息,作出相應的反應。例如:在「金鎖銀鎖」中,念完兒,即是一個指令,要求問「這是什麼鎖」,開鎖人聽後立刻予以回答「這是XX鎖」。所有的指令信息一環套一環,幼兒在游戲中必須敏銳地感知,否則將無法進行游戲。恰恰是這樣一些要求,可促使幼兒自覺地、主動地去傾聽捕捉指令信息。 (3)准確把握和傳遞有細微區別的信息,提高傾聽的精確程度。有的聽說游戲專門設置傾聽的「圈套」,要求幼兒辨別某幾個相似音的差異,作出相應的反應,諸如z、c、s和zh、ch、sh的辨別活動即屬於這一類;有的聽說游戲要求幼兒准確傳遞信息,錯了便會鬧出笑話來,如「我這樣對你說」的傳話游戲活動。這些活動把傾聽要求的重點,放在准確把握和傳遞信息上,可以較好地提高幼兒傾聽的精確程度,最終對他們完整的傾聽能力培養發生良好的作用。 第三,培養幼兒在語言交往中的機智性和靈活性作為特殊的語言交往場合,聽說游戲對幼兒運用語言與人交際有一種特別的挑戰,使幼兒機智靈活地使用語言的能力得到較好的鍛煉。因此,在聽說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語言的機智性和靈活性,是教師在設計組織這類活動時應考慮的一項目標。 對幼兒在聽說游戲中提高語言交往的機智靈活性的培養,從根本上說,是提高幼兒在語言交往過程中反應敏捷的能力,著重可從以下幾點考慮。 (1)迅速領悟游戲語言規則的能力。由於聽說游戲將幼兒語言學習的重點內容轉換為游戲規則貫穿活動始終,那麼幼兒掌握游戲規則的過程,在某種意義上便意味著掌握語言規則的過程。在聽說游戲中,幼兒需要迅速領悟游戲規則,否則便會落伍,就無法實現參與游戲的願望。這種激勵的結果,使幼兒逐步適應迅速領悟交往要求的場合。 (2)迅速調動個人已有語言經驗編碼的能力。聽說游戲是一種活動的進程,幼兒在參與時需要根據一定的規則迅速調動個人已有語言經驗進行編碼。這種場合不允許幼兒慢慢想,細細思考,如果速度太慢,游戲便要受到影響,因此,幼兒在活動中得到迅速調動個人已有語言經驗編碼的訓練。 (3)迅速以符合規則要求方式的表達能力。在領悟編碼的同時,幼兒也獲得快速反饋信息的機會。聽說游戲的規則要求幼兒按照一定的規范方式說話,並且沒有太多的時間讓幼兒仔細斟酌講話,所以,一切都是在短暫的直感的狀態下說出來的,這里便有一個語言快速應答能力的培養。總之,聽說游戲作為一種特殊形式的語言教育活動,為幼兒的語言發展提供了某些特別的機會。教師應當抓住這種機會去促進幼兒的語言學習,為他們語言能力的整體提高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4、聽說游戲的組織設計 聽說游戲活動的設計和組織,有其獨特的規律。我們發現按照下列思路去設計組織活動,可以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一步驟,設置游戲情景。在聽說游戲剛開始時,教師需要調動一些手段去設計游戲的情景。如用物品、用動作,或用語言創設游戲情景,向幼兒展示聽說游戲的氛圍,引發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 第二步驟,交代游戲規則。這一步驟實際上是教師向幼兒布置任務,講解要求,引導幼兒理解游戲規則。教師在交待游戲規則時需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注意用簡潔明了的語言講解;二是注意講清楚聽說游戲的規則要點和游戲的開展順序;三是注意用較慢的語速進行講解和示範。 第三步驟,教師引導游戲。繼交代游戲規則之後,教師擔任主角來帶領幼兒開展游戲,目的在於更為有效地指導幼兒的游戲。此時,幼兒可部分地參與游戲過程,讓一部分幼兒參與游戲,實行輪換,待幼兒熟悉游戲後完全參加游戲。 第四步驟,幼兒自主游戲。在准備狀態充分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從領導者的身份中退出,放手讓幼兒自己開展活動。這一環節中,教師處於旁觀者的地位,注意對個別幼兒進行指導,解決游戲中可能出現的矛盾,從而促使幼兒更加主動積極地活動,圓滿完成聽說游戲的語言教育任務。更多幼教相關知識:點擊「中國幼兒教育網」即可進入收起

❺ 如何有效的開展關於幼兒園游戲化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形式,是促進幼兒獲得最佳發展的一種途徑。在幼兒園里,游戲是孩子們開展頻率最高的活動,通過游戲幼兒會把廣泛的生活內容反映在游戲活動之中,在游戲的過程中,孩子們是自己的主人,可以自主能動的進行自己的活動,發表自己的意見。對於幼兒來說,游戲就是生活本身,游戲充盈於心,充盈於思想、情感和身體中。一個全神貫注於游戲的幼兒是富有創造力的、自由的和快樂的。作為課程實施重要活動之一的游戲,應充分發揮幼兒在游戲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幼兒參與多種游戲,鼓勵幼兒在游戲中反映生活,為幼兒在游戲中運用和發展學習到的知識及能力提供機會和條件。
一、幼兒園教學活動游戲化的定義
所謂幼兒園教學活動的游戲化是指把幼兒的教育目標、內容、要求融於各種游戲中。教學活動游戲化的實質是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在幼兒園里游戲就是基本活動。基本活動是指對一個人來說最經常、最適宜、也是最必須的活動。而對幼兒來說,游戲就是這樣一種活動。為什麼這么說呢?首先,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其次,游戲是符合幼兒身心特點的一種活動;再者,幼兒的身心發展是在游戲中實現的。因此《幼兒園工作規程》里提出的要使游戲成為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是符合事實、符合規律的。
二、游戲對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意義
在幼兒園,游戲是幼兒的主導活動,是向幼兒進行教育的重要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運用游戲的手段對幼兒進行教育,能有利地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等幾方面的和諧發展。
(一)游戲有益於增進幼兒的身體健康
幼年時期,是身體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在幼兒游戲中,有大量的運動性游戲,如跑、跳、爬、攀登等,能加快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幫助增強體質,使他們的動作變得協調、身體變得結實。當幼兒在玩沙子、繪畫、拼圖等游戲時,可以訓練手指、手腕、手掌的靈活性,以及手眼協調能力,使幼兒變得更加靈巧,促進幼兒的身體健康發展。
(二)游戲能促進幼兒情感的健康發展。
幼兒的游戲,能促進幼兒在面對壓力時情感的健康發展,幫助幼兒解決沖突,減少情感創傷。幼兒在游戲中進行相互學習,通過與同伴之間的互動,逐漸認識自己、了解他人,學會與他人合作,懂得分享、謙讓等良好道德品質。在學前領域中,游戲為幼兒提供了再現自己、了解自己和展現期望的機會。幼兒通過游戲經驗認識到他們自己是獨立的、主動的和有獨特的個性。游戲的過程幫助幼兒理解和接受他們自己的感情,促進面對壓力和困境的能力,增強人際關系概念的形成。如;幼兒在做「醫生治病」的游戲中,體驗了醫生、父母、孩子之間的關系,母親的焦慮,孩子的痛苦、醫生的積極治療等環節,孩子們通過游戲的方式,再現已有的生活經驗,達到理解、接受他人的情感,發展同情心和面對變化作出反映等綜合調節能力。游戲的過程幫助幼兒實現了情感的發展,使幼兒體驗各種不同的情感,幫助幼兒學習控制情感的沖動性,高級情感隨之在游戲中萌芽。
(三) 游戲能促進幼兒認知的發展
游戲中蘊含著豐富的學習因素,在游戲中幼兒可以潛移默化地學到很多知識,有助於培養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和判斷力,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和思維發展。幼兒通過游戲探索環境,接觸事物獲得知識,自由地進行各種模仿、操作與探索,如在攀爬登架的過程中體會空間和高低,在玩水的過程中感覺干與濕,玩積木的過程中體會並認識大小、形狀、顏色等,在玩推小汽車的過程中觀察到汽車的速度和力度的關系等。因此,游戲是兒童認知發展的動力,是兒童獲取社會經驗的一種獨特的方式。
三、正確認識游戲化教學 (一)游戲化教學環境的創設
在幼兒園教學實踐中,常常利用創設游戲化的教學情境來達到使幼兒主動學、喜歡學的目的。游戲環境的教育性,其基本因素有兩個,其一是通過建立立體設計增強系統性,以保證游戲環境平衡狀態。根據幼兒好奇心強,注意對象十分廣泛的特點,充分利用室內外的地面、牆面和空間構成一個環境系統,以幼兒能夠接受的形象與符號,向他們提供成長所需要的全面而系統的刺激信息。如在大班以發展幼兒彈跳能力(雙腳跳)為目的的體育活動中,我們可為幼兒創設了一個以「參觀動物園」為主線的新穎、有趣的游戲情境。通過生動的語言幫助幼兒張開想像的翅膀,將他們帶入了一個富有想像的空間,讓孩子們創造性地模仿各種小動物。然後讓幼兒在喜歡的音樂伴奏下開始了熱身操,熱身時還不時用「嗨、嗨」的喊聲鼓勵自己。教學活動中,老師設計4個環節:小蝌蚪找媽媽、模仿大猩猩走、模仿企鵝走、青蛙跳荷葉,使幼兒初步了解了「雙腳跳」的動作方法:雙腳起跳,雙腳落地,起跳時蹬地擺臂,落地時屈膝緩沖,從而突出了教學的重點,用較短的時間達到了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
我國著名學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游戲是幼兒的自主性活動,是幼兒的需要,而不是成人強加的逼迫性的活動。在游戲中教師應該從全方位的角度去看待幼兒的游戲自主權,讓幼兒自己確定想玩什麼、怎麼樣玩、和誰一起玩、在什麼地方玩等等。教師在組織幼兒游戲時,要用心去了解幼兒是如何想的,不要把成人的知識和答案告訴幼兒,不要輕易地打斷幼兒的游戲,更不能包辦代替或導演幼兒的游戲,這樣會不同程度地剝奪了幼兒游戲的自主權。游戲中只有讓幼兒根據自己的願望和想法與玩具材料發生互動,才能使活動的方式方法具有靈活性,才有可能使幼兒真正產生興趣和自主體驗,才能使幼兒以自己的方式、速度將外部經驗內化成自己的經驗。因此要讓幼兒真正成為游戲的主人,讓幼兒主動控制活動進程,自主決定活動的方式方法。為幼兒提供游戲的空間與時間,允許幼兒嘗試錯誤;要善於發現孩子思維的火花,保護幼兒可貴的創造精神,這是教師指導幼兒游戲的關鍵。
(三)幼師在游戲中的指導
游戲雖然是幼兒的自主性活動,但是教師也要合理地對幼兒施加一定的影響或干預,即指導。教師的指導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教師要為幼兒准備游戲、創設游戲環境,應根據不同年齡和游戲水平的幼兒選擇難度適宜 、符合幼兒興趣、及幼兒發展需要的教育內容來融入游戲,使幼兒獲得認識上的滿足和成就感,同時可以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感的機會,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在尊重幼兒的發展水平和興趣需要的前提下,才能使每個幼兒都得到的發展,才能使他們成為全面和諧發展的人。
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選擇恰當的游戲形式,因為不同的教學活動有著不同的目標要求與內容,在選擇游戲的時候,先要看是什麼樣的教學內容,然後再採取與之相對應的游戲活動來完成。 只有這樣才能使游戲與教學有機融合,相互滲透,真正發揮游戲的教育功
最後,游戲過程中教師還要將外部與內部干預結合運用,包括觀察、詢問、評價以及教師直接的游戲參與。觀察中教師要針對兒童游戲情況確定自身的地位,逐步創造出可能使用的角色,如游戲監督者、調停者、游戲者、記錄員、顧問或通訊員等。另外,教師通常是以假裝角色進人游戲,成為游戲的一員。一旦進入游戲情境,教師必須嚴格按照角色規范採取行動,利用角色之間的關系採取隱蔽的方式控制 游戲發展。應當指出的是,這種假裝介入應僅干預一段時間,在達到一定教育目的後教師即應離開。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的實踐與探索中,我們認識 「游戲化教學」以游戲為手段,把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要求、任務隱藏並融於各種游戲之中,讓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掌握知識、習得技能。是符合幼兒園教學特點及幼兒發展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這種教學方式使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我國早期教育專家馮德全先生說,對幼兒來說「任何學習內容都可以游戲化,因為兒童本來就處在心理發展的『游戲世界』之中」。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們要將幼兒園教學活動完全游戲化,讓幼兒在輕松自由的環境下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❻ 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教學原理有那些 填空

一、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和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 在我國幼教界,在關於游戲的問題上,目前有兩個基本命題:即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和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 早在60年代,我國心理學界就肯定了游戲對幼兒身心發展的特殊意義,提出了「游戲是學前兒童的主導活動」這樣一個命題。以後,隨著我國兒童心理學的發展,「游戲是學前兒童的主導活動」的提法又逐漸演變為「游戲是學前兒童的基本活動」。不管是「主導活動」亦或「基本活動」,都肯定了游戲在幼兒身心發展中的積極的、重要的作用與意義。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是在兒童心理學的領域中對游戲與幼兒生活與發展關系的認識與概括,是對游戲的發展價值的肯定。而「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則是對游戲在幼兒園教育過程中應當佔有的地位的認識,是對游戲與幼兒園教育之間關系的概括,是對游戲的教育價值的肯定。前一個命題是後一個命題的必要前提與基礎,後一個命題是前一個命題在教育實踐領域中的延伸與擴展,但是並不是前一個命題的必然結論。游戲在教育領域中實際佔有什麼樣的地位,受到教育者的課程價值觀、知識觀與學習觀的制約與影響。 長期以來,在我國學前教育領域占統治地位的是以知識傳遞為價值取向的學科中心主義的課程觀。這種課程觀認為知識是人類積累的文化遺產。是存在於學習者以外的客觀的意義體系,如原理、規律、定理等,它是學習者的對象但不依賴於學習者而存在,不受學習者的認知活動的方式與特點所影響。學習就是在教師(擁有知識經驗的人)和幼兒(不擁有知識經驗的人)之間發生的不平等的相互作用的過程,教師的嘴就是知識的源泉,教師的任務就是「傳遞」,幼兒的任務就是「接受」。在這種以知識的傳遞為價值取向的課程觀的支配下,以分科教學為特徵的「上課」成為幼兒園教學的主要形式,成為教師的中心任務。評價一個老師「好不好」的標准就是看她會不會上課,上課上得好不好。游戲因為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游戲性動機效應)而受青睞,被用作傳遞知識經驗的媒介或載體,更恰當地說是成為教學的一種「包裝」。游戲本身對幼兒身心發展的作用並未受到真正重視。要改變這種現象,必須改變我們的教育觀、知識觀和學習觀。 二、現代學前教育的基本原理與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 80年代以來,我國學前教育不僅在事業上有了可觀的發展,而且在基本理論上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總結與建構我國現代學前教育的基本理論是我們面臨的重要任務。 現代學前教育的基本理論可以從各個角度來認識與概括。本文僅以「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為視點,沿著教育與兒童發展的關系這一維度展開對現代學前教育的基本原理的分析與探討,來說明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合規律性。 80年代以來,我國學前教育基本理論在「教育與兒童發展的關系」問題上,最顯著的也是根本性的變化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在否定了發展的遺傳決定論或環境決定論的前提下,在承認發展的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基礎上,肯定了活動在兒童發展中的意義與作用;另一方面是引進了兒童權利與教育立法的概念,建立起了教育保障兒童權利實現的基本信念,提出了「尊重兒童」的口號。「尊重兒童」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尊重兒童作為社會成員的基本權利,反映了學前教育的民主化進程;另一方面是尊重兒童作為學習與發展的主體的主體性,尊重兒童學習與發展的客觀規律,反映了學前教育的科學化進程,這一理論體系可以看作是以馬克思主義的活動論為哲學基礎,吸取了當代發展心理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兒童權利保護的社會學觀點而構建起來的理論框架。在教育與兒童發展的關系間題上,有以下幾個基本觀點,這幾個基本觀點,都可以作為「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在教育理論上的依據。 1、交往的觀點或相互作用的觀點,即肯定兒童是在與周圍環境的交互作用過程(即活動)中得到發展的。 活動的第一個基本特性是它的物質性或對象性。在活動中人們與周圍世界對象(包括人與物)進行實際的接觸。在這個實際接觸與交往的過程中,產生對客觀現實的認識與反映,並根據對象的客觀屬性對它們施加作用與影響。不同性質的交往對象,構成了我們知識的不同來源。根據交往對象的不同,我們可以把幼兒需要學習的知識區分為兩類不同的知識:一類是依賴於兒童與物體的交互作用的知識,例如,皮亞傑所謂「邏輯數理經驗」,這類知識主要來源於在心理內部所建構的動作與物體的關系(例如數量守恆)的協調,而不存在於物體本身。這一類知識的獲得需要實際操作與「發現」。另一類知識依賴於兒童與成人的交往,必須經過成人的講解與傳授。這類知識的特點是社會的約定俗成(例如關於形狀、顏色的社會感覺標准系統)。這兩類知識的學習與體驗對於兒童的發展來說都是必需的。 從這樣一個原理出發,在教育工作中,我們應當鼓勵兒童與周圍環境(包括人與物)的接觸與交往,並為這種交往創造條件。不僅要注意幼兒在與成人的交往中獲得知識的途徑,也要注意幼兒在與物的相互作用的過程對事物與現象的「發現」。 游戲是學前兒童的基本活動,是幼兒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在游戲中,幼兒不僅與物(玩具和游戲材料)交往,也與成人交往。這種交往既通過直接的交往形式(成人與幼兒結成的玩伴關系或成人對幼兒游戲的指導),也通過間接的交往形式(幼兒模仿成人活動的角色扮演)。在游戲中,幼兒不僅可以通過與成人的交往來理解與掌握社會習俗的知識,通過與夥伴的交往發現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與別人的想法與觀點之間的差距,從而來「校正」自己的觀點,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與物的交往來「發現」一些事物與現象或自己的動作與結果之間的較隱蔽的關系,例如當幼兒把不同質地的紙(包括油光紙、白紙、皺紋紙、牛皮紙等)折成小船放入水中時發現了不同質地的紙的耐水性不同。在游戲中,幼兒還可以形成與人交往的需要和積極的態度,理解與掌握社會生活的基本行為准則與規范。所以,游戲就是幼兒的學習。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既反映了現代發展心理學對幼兒游戲發展價值的研究成果,也反映了現代學前教育理論注重兒童「活動」的原理。 2、學習與發展的兒童主體性觀點。這是80年代以來學前教育基本理論中的一個意義最深刻的觀點變化。過去,我們往往是以「教」為中心,為主體,把幼兒看作是接受知識的容器。兒童主體性觀點的提出,改變了我們傳統的學習觀。 活動是作為活動主體的人的主體性活動。主體性是活動的第二個基本特性。人作為活動主體,在與周圍環境發生實際接觸的過程中,不是被動地承受或復制外界環境的影響,而是有選擇地接受客觀現實的影響,積極主動地去反映和理解客觀現實,從而使外部的、物質的東西向內部的、觀念的東西轉化,表現為主體對客觀現實的主動建構。由於主體本身的特點(包括主體已有的知識經驗、能力、身心發展的一般水平等),而使這種建構活動帶有主體特點的烙印。 對客觀現實的主動建構是活動主體的主體性的表現之一。從這種觀點出發來看「什麼是知識」這個問題,就要求我們把知識看成是絕對與相對,客體與主體的統一體。所謂知識,對於人類總體來說,是認識的歷史的、動態的發展過程的產物,是人類數千年積累起來的文化遺產。對於個體來說,則是一個客觀存在的意義體系。但是個體要掌握人類的文化遺產,必須經過認知加工和內化的過程。學習不僅僅是「接受」,更重要的是「建構」。任何知識經驗的學習與掌握,都是一個主體主動的建構過程。這正是活動主體的主體性的表現�

❼ 幼兒園貼人游戲的游戲規則是什麼

玩法描述:

1、小朋友手拉手圍成一圈站立,

2、老師請小朋友一二一的報數,然後讓報一的小朋友站在報二的小朋友的前面,

3、老師講游戲規則:老師先請出兩位小朋友做示範,一個小朋友跑另一個小朋友追,跑的那位小朋友貼到哪個小朋友前面,這組小朋友的最後一位就開始跑。如果,跑的那個小朋友被抓,這個小朋友就要反過來抓剛剛追她的的那個小朋友,依次循環。

❽ 什麼是幼兒園自主性游戲

1、通過游戲課程的實踐與研究,進一步讓我園教師明確游戲課程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教師應以游戲為主要教育手段,在實踐活動中,理論聯系實際,反復討論研究,提高教師對游戲課程的研究實踐能力與理論水平。 2、以《綱要》《指南》精神為引領,積極開展「教研訓一體化」的主題式的園本研修活動,以需求為導向的創新培訓模式,提高教師自我反思能力,激勵教師在自主學習中獲得主動發展。 3、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專題性研討,關注幼兒的游戲行為。從案例入手,及時捕捉教師在組織游戲活動中具有普遍意義和典型意義的問題和個案,在專題研究的過程中激勵教師善於發現問題、歸納問題、解決問題。通過組員間的互動來解除困惑,更好地將理念轉化為行為。 5、加強對游戲環境創設的研究,挖掘環境的教育價值,體現教師、幼兒與環境三者之間的聯系,並結合主題活動、結合本園特色創設環境,體現「孩子是環境的主人」這一概念。